习作园地

仫佬族依饭节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现状

       文/杨慧珍

 

       依饭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之一,也是最能代表仫佬族文化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依饭节是仫佬族人民长期信仰习俗积淀的结晶和历史情感的积淀,是仫佬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也是最早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少数民族节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坐落在桂西北九万大山南麓。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体化成为了世界各国不可避免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依饭节作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发展方向与传承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依饭节的起源争论与历史发展
       依饭节,又称“喜乐愿”、“依饭公爷”,意思是“向祖先还愿”,有祈神驱邪、佑护平安、祈望丰收的作用。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进行推测,可得出依饭节大约起源于五百年前。由于历史久远,且民间传说多具有变异性,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版本,现在主要流传下来的版本有三个,第一个版本的内容主要是:相传在很久以前,仫佬族的祖先因为受到了奸佞小人的陷害,被下令抓捕入狱,在狱中,梁、吴两位狱卒偶然得知其中隐情,又听闻祖先即将被处以死刑,两位狱卒是性情中人,不愿无辜之人惨死,但无奈身份低下,不能为祖先洗刷冤情,于是二人想了一个办法,趁月黑风高之际,悄悄打开狱中门,试图让祖先逃出牢狱。但此事不知怎的被上头的人知晓了,于是连夜派人前来追捕,梁、吴二人武功不高,加之祖先在牢狱之中受了伤,很快三人就败下阵来,前来追捕的大人称祖先越狱逃跑,这犯了死罪,正准备立即处死。突然,一位身牵白马的姑娘出现,救走了祖先,但当时祖先已经体力不支晕过去了,只依稀记得白马姑娘的轮廓,待祖先清醒过来的时候,白马姑娘已经不知去向了。祖先为了感谢梁、吴两位狱卒与白马姑娘的救命之恩,便将自己脱离危难的那一天叫做“依饭节”,并在那一天供奉梁、吴两位狱卒与白马姑娘。第二个版与农业生产有关,相传在仫佬族先民们初在罗城安家立业之时,因为罗城山林环绕,是一片蛮荒之地,虫鱼鸟兽随处可见,在这样一个土地贫瘠、水源不足的境况下,再加之生产工具的落后、耕作水平的低下,先民们苦不堪言,生计颇为艰难。此时,一位名叫罗义的男子出现,他生来力大无穷,能够驯服狮子,驾驭百兽,在他的帮助下,田地里的动物少了,先民们在劳作时也不用受到动物的干扰了,罗义还教会了先民用牛进行耕作,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水平。但也有传说称帮助先民解决耕作难题之人不是罗义,而是一位白马姑娘,相传她用红薯做黄牛,用芋头造水牛,教会了先民们如何耕作。为了纪念罗义与白马姑娘,人们将祭祀那一天称之为“依饭节”。第三个版本是,传说宋代天禧年间罗城遭遇外敌入侵,梁、吴两位将领带领民众奋勇杀敌,在战斗过程中不幸英勇牺牲。宋徽宗在嘉熙四年特封梁、吴二人为官,建立龛堂,下令每逢亥、卯、末年奉请三元师祈神集福,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目前的资料无法佐证哪个传说是真实存在的,但从这三个传说中我们能感受到仫佬族先民们是一群勤劳勇敢、知恩图报的人,这也说明了依饭节的内涵中蕴含着先民们优良的精神品质。

 

二.依饭节的祭祀活动与节日庆典
       依饭节的举办时间主要有三个,一个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罗姓一族每逢农历闰年的立冬日,即每五年举办一次;一个是罗城四把镇谢姓每逢丑、辰、未、戌年立冬日,即三年一次;一个是罗城大梧村和四把吴姓每逢卯、未、亥年立冬后的头一个未日,即每四年一次。一般来说,盛大的节日庆典是按照罗城东门镇罗姓的时间举办的,地点也是在东门镇广场上,为期一天到三天。节日庆典中的表演丰富多彩,有舞草龙、唱歌、跳舞、朗诵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依饭节那天,每家每户都会宰杀猪、鸡,用以祭祀祖先。依饭节的仪式主要有六个方面,分别是请圣、占牲、劝圣、唱神、合兵、送圣。请圣主要是在神坛上供奉茶、柑橘、甘蔗、芝麻、黄豆等12素清筵,然后祭祀的发起人师傅来请36位圣人与梁九,同时由另一个穿法衣、戴引光童子面具的师公作舞,敬请各位神灵降临。这三十六位圣人据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县志编撰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韦显波的盘点,一共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祖先,即始祖依饭公爷和历代祖先;第二个层次是恩人,即帮助过祖先的白马姑娘和梁、吴两位狱卒;第三个层次是神仙,即雷神、菩萨、灶君等。占牲就是用宰杀的猪和鸡来祭祀神灵,一般是村落上各家合起来凑齐36只,然后由负责祭祀活动的师公亲手宰其中一只,然后悬空写下“超生度命”四个字即可。劝圣顾名思义即劝祖先、神灵们享用祭品。唱神主要是通过唱的方式来讲述祖先、神灵们的生平事迹,一共三十六位圣人,每唱到一位圣人,就会有一个戴着所唱圣人的面具的师公上前表演,师公们的表演会根据各位圣人的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例如会有翻爬滚打、对阵厮杀等场面,让人看得热血沸腾。合兵主要是由师公来咬破一只红色公鸡的鸡冠,然后将鸡冠的血滴到供奉的红薯、芋头牛身上和糯米谷穗、酒碗上,然后参加祭祀的人要每个人喝一碗带有鸡冠血的酒,然后把沾有鸡血的红薯和芋头这些带回家供奉在神龛上,这样便可保佑人丁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送圣顾名思义即送走三十六位神灵,送完神灵之后,还需要送走一位特殊的人物,即梁九,对梁九的特殊送别仪式具有与民同乐的色彩。相传梁九是一位积极维护仫佬族人民利益的清官,一生廉洁奉公、无私奉献。因此,为了纪念他,在祭祀的时候,会由一位师公戴面具扮梁九,扛一根绑着公鸡的竹竿,然后手里拿着酒壶,再提着一个被吹胀的猪尿泡一边走一边与人们对唱,对唱过后,梁九要和祭祀负责人互相敬四杯酒,然后燃放鞭炮,预示着这一年的瘟疫都与猪尿泡一起被赶走了,祭祀结束之后,村民们会把祭祀的红薯、芋头牛和糯米谷穗带回家供奉,求祖先与神灵保佑五谷丰登。白天祭祀结束之后,夜晚会有庆典活动,即依饭节晚会,在晚会上,会有舞龙舞狮表演、山歌对唱、朗诵、情景剧等各类表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依饭节的传承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依饭节的传承方式也有了改变。自20世纪80代开始,就陆续有学者关注到了仫佬族的依饭节文化,学者们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将仫佬族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与汇总,编撰成了《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仫佬族简史》、《仫佬族的历史与文化》、《仫佬族文学史》等一系列书籍,其中《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仫佬族依饭节》、《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传承》、《仫佬族依饭节仪式中的祖先崇拜研究——以广西罗城上南岸屯为例》等书籍则是专门记录依饭节文化的。通过学者们不懈的努力,仫佬族文化尤其是依饭节文化得以以文字的形式更好的传承下来,目前,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图书馆与博物馆中都有相关的书籍与资料。在2020年的暑假,我有幸成为了罗城县博物馆的一名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期间,每天几乎都会有外地的人过来参观,为了更好地让游客了解仫佬族文化,博物馆安排有相关讲解人员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讲解,博物馆一共有三层楼,第一层楼主要是生产工具、房屋、劳作场景的展示;第二层楼主要是战争场景的模拟、留存的器物的展示;第三层楼是先进人物事迹的介绍与罗城发展史的相关介绍。在博物馆里,也会有依饭节的必备食品,例如五色糯米饭这类,在它们的旁边会附上相应的介绍,让来参观的人能够对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讲解员也会在一旁进行讲解。2006年仫佬族依饭节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有专门的负责人利用摄影机等设备对依饭节的祭祀活动、晚会表演等仪式进行记录,用图片和视频真实而又生动地将依饭节文化展现出来,除此之外,仫佬族博物馆也在2015年正式注册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工作人员会不定期的在上面展示依饭节的相关资料,例如,在2020年的11月,罗城成功举办的第四届仫佬族依饭文化旅游节就在微信公众号上有相关的记录,“依饭文化旅游节”是罗城县为了跟随时代的步伐而设置的一个新兴的宣传方式,第四届依饭文化旅游节的主题是“党旗领航·电商扶贫之我为家乡代言”,活动的举行场地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成龙湖广场上,当天有精彩的民族歌舞表演、依饭节的祈福活动、民俗巡游三个环节,整个活动十分热闹。这次的活动除了宣传依饭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响应国家的精准脱贫战略,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创建罗城电子商务创业园,依托广西中欧鲜农电商平台来打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故事的“仫佬侬”品牌,采取“互联网+现代农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来推动罗城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而依饭节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仫佬族人民感谢党和政府关怀、缅怀先祖、庆祝丰收、祈祷平安、追求民族团结进步与发展的传统节日,成为展示罗城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不仅要依靠书籍与科技,还要依靠人,人是文化传承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1世纪以来,很多民族文化日渐消弭,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广西客家方言的传承。在普通话全面普及的今天,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了,因为在日常的交流过程中,大家一般都用普通话,长此以往,等到会说客家话的这一代离开以后,客家方言也会消失不见。依饭节的文化传承亦是如此,因此,为了能够让依饭节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必然需要青少年这一代向老一辈进行学习。据相关史料记载,目前依饭节的传承人主要有三位,第一位是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传承人的谢忠厚先生,其余两位分别是2015年被确定为自治区级传承人的谢帮能先生、银联相先生,为了解决传承人不足的这一问题,罗城县政府和学校已经展开了相关的宣传工作,例如,罗城县四把双寨村中这寨屯就设立了“仫佬族依饭节传习基地”,主要是教祭祀仪式的流程,还有罗城县第二小学将《我是快乐的仫佬》定为了校歌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宣传让仫佬族的孩子们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有更好的了解,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她们的传承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而言之,依饭节的文化内涵主要是祭祀先祖,怀念祖先,向神灵祈求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具有浓厚的伦理观念与人情味,当下的依饭节通过与国家时政大事如“精准扶贫”相结合,既宣传了仫佬族文化,也向仫佬族人民宣传了国家的政策。因此,目前依饭节的发展禁受住了时代的考验,有关传承方面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罗城县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也都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相信依饭节未来的发展势必会越来越好,希望依饭节的文化未来能够为更多人熟知。

 

编辑 顾芸萍

审核 顾芸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