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国风绘情 正文

浅谈《只此青绿》的台前幕后
2022-05-14 16:33 李刘昕怡 

文/李刘昕怡


  在春晚上,《只此青绿》这段舞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琴声起,舞者们发髻高耸,身披青绿衣衫,化身青山绿水。侧旁腰起,呼吸吐纳间,尽是山河姿态。一夜间,这个节目从国内火到了国外。但其实春晚大家看到的,仅仅是《只此青绿》舞台剧的一个小小篇章。今天我们来聊聊春晚爆款《只此青绿》台前幕后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展出,作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是它第四次与世人见面。舞剧导演韩真和周莉亚深受这幅作品震撼,决定用舞蹈的方式让《千里江山图》活起来,用7个篇章去重构作者创作这幅画的生命历程,同时也为作者王希孟作撰。可要演活《千里江山图》哪有那么容易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的难题就是资料太少。关于作者王希孟,历史上只有寥寥几字“希孟十八岁”,再无其他,史书上也没有留下关于他的只言片语。甚至连《千里江山图》都没有留下自己的印章,只有画端留下的那74个字的题跋。所以在最开始的8个月,他们几乎找遍了宋代的诗词、绘画,还找了非遗传承人。这才看到王希孟在创作那幅画时,背后那些无名无款的工艺匠人。于是,他们决定从画师、文博人、工艺人的角度出发,用舞蹈的方式去呈现这幅旷世名作从无到有的过程。为此,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极为苛刻,因为这幅画代表的不仅是青绿山水画的传承,更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度。


  导演也说,这部作品,不仅为《千里江山图》而作,也是为中华五千年文明而作。最终,团队决定用一个个舞蹈演员去化身青绿山水,自画中来,又将回归到画里,青绿的衣服,从三绿变成头绿,正如笔法,从稍显稚嫩到逐渐老道,每一件颜色、层次都不一样,这就需要设计师一遍又一遍的打稿染色,费劲心思修改,比如第三章“织绢人”这件绿一定要干净淡雅,但在舞台上,打光以后绿就会看不出来,只能不断改进,这才有了这清雅剔透的绿。在服装造型上,要强调宋代崇尚的清瘦感,手部的袖子叠搭有如山峦起伏,裙型相如缠绕腰间仿若千里江山图中绿水隐现、青峰叠嶂。在排练时,团队更是静心打磨内容,气息要连绵不断,队形要精确到眼神,演员们从早到晚泡在排练室全身心投入创作,甚至晚上躺在床上闭着眼睛脑子里还回荡着八个八拍。就这样用了1年8个月才将这部舞剧搬上舞台。可舞剧不是电影,上映意味着才刚刚开始。就像千里江山图题跋上的那句“希孟数以画献,未甚工”,整个团队也保持着这种未完待续的状态。从首演到巡演,创作团队一直收集观众反馈并进行修改和调整。导演也说:“《只此青绿》没有最终的版本,只有更好的版本。因为演员是活着的,整个舞台都是活着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是因为团队对细节的苛求,才有了《只此青绿》所见即美的惊艳。七个篇章看似碎片一样,但当这些碎片组合在一起时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团队以展卷人的视角讲述《千里江山图》。即将展出之际,展卷人因对千里江山图的潜心钻研走入了画家王希孟的内心,“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以舞蹈的形式一步步走进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中。从《唱丝篇》素雅秀丽的宋代女子在溪边织绢到《寻石篇》磨石人与山石共舞,青绿颜料如细沙般飘落;再到《习笔篇》意气风发的王希孟以笔为眼,丈量河山;《入画篇》王希孟挥翰成风,青绿入画,“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绘。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但作画完成,王希孟却拂袖抹去自己的印章,这就是对艺术的敬畏,所见即感动,但感动不止所见。在结尾时,一轮明月朗照千年,惊艳过古人,也照拂今人。如同文化,生生不息。


  这或许正是一场属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文艺复兴”。正如《只此青绿》布景中所写:“于青绿之间,览山河无垠。于群峰之上,赏国风浩荡。舞剧有尾声,故事无止境。”


编辑 王莉丹

审核 唐彩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