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国风绘情 正文

赏析《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2023-12-05 16:24 莫安运 

文/莫安运


《君子于役》出自《诗经》中的王风,创作于周平王时期。《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疆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时期,王室衰微与诸侯无异,因此王畿所出的诗歌“不能复《雅》,而同于《国风》焉”。因王室衰微,原本不需要服兵役、劳役的王畿人民,深陷于服役之苦,其正常的生活遭到了破坏。《王风·兔爰》控诉此世景“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初,尚无庸”。《君子于役》这首典型的思妇念远诗,同样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遭到破坏后的苦痛之中。


《君子于役》分为两章,每章又可分为三层。


第一章第一层“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第二章第一层“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交代创作因由“君子行役无期”,思妇的愁苦哀怨亦由此而生。从中亦可窥见时事混乱,天下失道,百姓的正常生活无以为继。“不知其期,曷至哉”即“不知道归期,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即“时间长久,无日无月,我已记不清过去多长时间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相会?”。第一章的第一层与第二章的第一层之间有着情感递进的联系。起初,只是“不知其期”,思妇依然盼望着“君子”能够归家,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妇对“君子”的思念愈加深重,心中隐约明白这种等待恐怕是无限期的,不由地发出哀怨的质问“曷其有佸”。


第一章第二层“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第二章第二层“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均为景物描写,以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乡村暮归图:“黄昏时分,夕阳将天地间染成了一片暖融融的金色。鸡结束了一天的觅食,回到了鸡窝,安适地栖息在鸡圈里。牧童吹着哨子,驱赶着牛羊从山坡上下来。鸡、牛、羊都回到了圈中休息,人们也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回到家中,炊烟袅袅升起,归家的人与守候的人终于相会,感受着脉脉温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字通·女部》:“婚,古做昏。”《白虎通义》:“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诗经·邶风·谷风》亦言“宴尔新昏,不我屑以。”古时的黄昏与婚姻密切相关,黄昏正是婚礼举办的时间。并且,中国封建农耕社会的一大特点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愿生而为之有家”(《孟子·滕文公下》)是农耕生活普通民众的最大祈愿。当旁人都休息归家,夫妇相会,温情脉脉之时,思妇的丈夫却仍在外行役,不得休息,她独自一人在家守候,望穿秋水丈夫却依然杳无音信。在这他们曾经举行婚礼的时间点,在她看到旁人夫妇和乐,连鸡、牛、羊都归圈休息,她如何不思念自己的丈夫?在日复一日不知何时能结束的等待中,她如何能不生出哀怨之情呢?由此,便自然地引出第一章第三层“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第二章第三层“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许瑶光《雪门诗钞》言:“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黄昏。”《君子于役》中的黄昏意象为后人的诗歌提供了重要的抒情样式。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黄昏本应是一天之中最安宁温馨的时间,但是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黄昏是最为忧愁的时间。游子在外,见“小桥流水人家”,便不由地生出乡愁之情;思妇在家,结束一天的劳作,正是休息之时,难免念及远方之人,自然会生出闺怨。安宁温馨与漂泊孤独的互相映衬,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中的典型“黄昏”抒情样式。


朱熹《诗集传》注第一章:“是则畜产出入,尚有旦暮之节。而行役之君子,乃无休息之时。使我如何而不思哉?”,注第二章“君子行役之久,不可记以日月,而又不知期何时可以来会也。亦庶几其免于饥渴而已矣。此忧之深而思之切也。”在《君子于役》中,思妇的情感在第一章与第二章有所变化。第一章见“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而君子却行役无期,不可休息,不由生出思念担忧之心。第二章因君子行役之久,“不可记以日月”,便由“如之何勿思”变为“苟无饥渴”,思妇此时对“君子”的思念和担忧达到了顶点,不仅仅是因为君子行役在外而思念,更多的是担忧其是否饥渴。饮食乃人之大事,“苟无饥渴”的表层之下,不仅仅是思妇对君子生活的担忧,其中更多的,也许是对君子的生命的担忧,是对君子平安的祈愿。


“是则畜产出入,尚有旦暮之节。而行役之君子,乃无休息之时。”两相对比之下,更可见平王东迁洛邑之后政乱国危,百姓连正常生活的需求都无法被满足。因此《毛诗序》说:“《君子于役》,刺平王也。”


《君子于役》本身具有极深厚的现实意义,从其中我们可以得知周平王时期战争频繁,百姓的生活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但是关于《君子于役》作者的身份却存在着分歧。


《毛诗序》:“大夫思其危难以风焉。”李樗《毛诗洋解》对此加以说明:“此诗言君子行役之久,无有期度。惟其无有期度,故大夫思之。此大夫者,盖同僚也。思其行役艰苦,以风于上也。”孔颖达《毛诗正义》亦同《毛诗序》观点:“谓在家之大夫思君子僚友在外之危难。”这一观点认为《君子于役》的作者为大夫,创作缘由为思念在外行役的同僚,目的则是“刺平王”、“以风于上”,其政治意义在于讽谏。


但是,《君子于役》一诗中,“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与“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完全是农村的景象,大夫怎么会因一幅乡村暮归图而生出思远之情呢?况且“曷其有佸”不是大夫思念行役同僚的口吻,这完全是哀怨妇人的语气,不符合大夫的风格。


南宋的王质《诗总闻》最早反驳“大夫刺上说”,“当是在郊之民,以役适远,而其妻子于日暮之时,约鸡归栖,呼羊牛来下,故兴怀也。大率此时最难为别怀,妇人尤甚。”后朱熹亦同此观点。


《君子于役》出自《诗经·王风》,“风”即“国风”,为民间歌谣。况且其所用意象为典型乡村景物,抒情口吻也纯粹是妇人哀怨思远之词,其作者为民间妇人这一说法更为可信。


《诗经》的重要作用之一,便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君子于役》的作者为妇人,同样有其政治意义。朱谋韋《诗故》说:“‘《君子于役》,刺平王也。’非刺平也,伤周弱也。西周之世,大夫无行役也,出有《四牡》、《皇华》之劳,入有《杕杜》、《鱼丽》之燕,人皆以为盛典而宠荣之也。逮夫东迁,政在诸侯,而天子之公卿大夫奔走聘问,无有宁岁,昔时宴劳之典废矣。大夫之妻赋此,而孔子录之,正以伤周室之日微耳。”陈元亮《鉴湖诗说》也说:“《君子于役》,哀伤之思也。世有盛衰,而妇人女子之口传之,此之谓风也。”


综合来看,《君子于役》的政治意义即:普通民众正常生活秩序遭到破坏,不堪重负之下发出的悲愤之声,在这悲愤之中,也许含有对“上”不再征役无度的希冀,同时有着对王室衰落的哀伤。


编辑 雷洁

审核 雷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