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国风绘情 正文

以茶演绎人生——拙评苏轼《叶嘉传》
2023-11-05 14:47 罗一晨 

/罗一晨


  茶道文化在唐宋时期传播甚广建安北苑的茶叶异军突起,苏轼作为茶道专家,为茶作诗无数,且众多篇目传于朝廷民间,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茶叶因此成了他演绎心声之媒介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较早考取功名,开启仕途。“豪放大胆”的文风闻名于文人墨客,文若其身字如其心,面对考官对行文所引的问询,东坡含笑作揖“想当然耳”。无论是散文诗词,还是评文论史,东坡在北宋文学浪潮中总能独占一头,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让苏轼受人敬仰。奈何北宋官场日渐颓靡,再加上年少自负、耿直天真,苏轼在朝廷内外树敌根深,命途多舛,见“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世人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知“世事一场梦,人生几度新凉?”,更不知“落魄人,只在一念间望不见”,洗净铅华,笔耕不缀如此乐观豁达的文人,只要不被禁笔,对他来说人生价值就仍在提高精神品格就仍在沉淀。


  《叶嘉传》收录于《东坡集》,后汇编入《东坡大全集》,为苏轼晚年所作,阅读文章,会感东坡宝刀未老,行文不改时英姿,文风笔走龙蛇字字珠玑。本文具体成于何时无考,只知是限于官至惠州、儋州之间苏轼年岁渐长“乌台诗案”后心力交瘁,一生谓历尽沧桑10941100年间因得罪章谆政贬至惠州和儋州,虽复任朝奉郎,但官场失意,一贬再贬,苏轼一直身处人心不古、众人讥讽境遇他将失落归隐之意暗含于《叶嘉传》与其说以,不如说以陈情在《叶嘉传》中,文字经过了精心提炼,叶嘉及周围事都有较细致的描摹,采用拟人纪传体的形式茗茶风韵浸润文政两坛。


  《叶嘉传》采用拟人纪传体形式,记述文人叶嘉才德出众却几经坎坷的为官史。文章以叶嘉的身世背景开头,接着写名家陆羽为其作《行录》传于民间传至朝中得皇帝赏识,入京做官后为人刚正不阿、言辞犀利,力践“不为五斗米折腰”,面对皇帝刁难果敢直言“粉身碎骨在所不辞”,遭朝官排挤时面不改色,学业上谨小慎微、尊师重道,其并非任人欺凌之辈,敢于反抗,且在国难当头、皇帝难以决策时挺身而出,所呈谏言如利刃般精准切中要害其生平事迹传为一段佳话。

本文篇幅适中,结构层次分明,在阅读时可分为三部分——入京为官前、为官数年和辞官归乡,每部分有多种解读,在评价叶嘉时应结合当时的思想文化状况以及茶道文化和苏轼境遇予以考量。


  入京为官前,苏轼侧重于叶嘉身世的描写——“叶嘉,闽人也”,闽茶在当时茶商领域独占一头,地位是无法被轻易撼动的,苏轼借叶嘉闽人出身,能如闽茶那样享誉天下”。叶嘉祖辈人丁兴旺,居于高处仕途,喜好游历名山,暗示叶嘉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品性,这也是写好茶不与人近而是远离喧嚣,隐于山林,进而暗示了苏轼不愿再受尘世侵扰,归隐之心强烈。叶嘉祖辈广植茶树以积攒功德,以求遗香后世”,写出了叶嘉秉承祖辈甘愿奉献、不谋私利的精神,定惠泽后代。开头介绍叶嘉身世,给后文塑造叶嘉孜孜奉献的形象作了铺垫,其实这不仅是写叶嘉,还是苏轼本人的生动写照,苏辙《东坡墓志铭》中提到“学当经史”“奋力有当世志”,阐释了东坡年轻时踔厉奋发、学以济世的宏大志向,与叶嘉形象是高度吻合的


  受诏后,车马到来之际叶嘉不见于人,太守言其是因研究经史而不屑于见人,不允许官员打扰他,亲自来劝说,可见叶嘉不慕功名,不屑于谄媚奉承,当然能得到如此优待,也是叶嘉才华过人,受到众人尊敬的缘故。皇帝听闻叶嘉刚正直率的事,召其入庭,视其“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断定他是高傲之人,忧心无法掌控任用,佯怒要以大不敬之由烹煮他,叶嘉不惧龙威,直言:“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这番凛然陈词令龙颜大悦,即予官重赏。


  叶嘉任尚书数年,谏言无数,所呈谏议多数惠泽万民,不以朝中之私勒令百姓,客观公正,如此品行端正必然招致不满汉朝廷日渐迂腐,不少官员尸位素餐叶嘉的耿直言行在他们看来是恃宠而骄,如拦路之虎欧阳高郑当时陈平三人共事,欺辱叶嘉,谁知叶面不改色,默默起身让道,但在欧阳高暗讽其靠阴柔相貌讨好皇帝时,立即状告皇帝,皇上赞赏其是“清白之士气若浮云”。好景不长,在一次酒宴上,皇帝兴起豪饮,叶嘉苦劝却遭皇帝怒斥,称叶嘉虽为心腹,频频出言挖苦自己,令仆从将击倒在地并说当年自己没看错,叶嘉果然是性情高傲之人。叶嘉忆当年皇帝称自己“喉舌之任也”,只觉羞辱万分,自请退居闽中,沉寂了许久而后,皇帝因政务繁多,头痛难忍,念起为己分忧的良臣叶嘉,于是将其召回。古今帝王无情,苏轼这里隐含对封建专制实则是帝王专制的不满,也暗含对朝廷待遇不公的怨念。


  叶嘉最后衣锦还乡,后代或继承了其高洁恬淡的品格,在诗词才学方面颇有建树,或继承了其出众的政治才华,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值得一提的是,叶氏一族大多不喜喧闹,居偏僻幽静之地,“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周围的百姓皆尊敬喜爱他们,每逢佳节即开庆典为叶氏祈福。前后映照了茶叶与世无争、清高喜静的品性。


  言而总之,叶嘉几乎在官场中度过了一生,苏轼对这样的人生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因为这如一面铜镜,映照着自己的半生——年轻时功成名就,得势自负,尚未明白官场利害就遭人诬陷打压,即便皇帝庇佑,也不住众臣口舌,将苏轼一再贬谪。纵使境遇低下,苏轼始终保持放达率真的精神,让自己苦中作乐,纵使含恨,也要笑对人生,尽显豁达之态。


  意以言表,本文以拙劣之言浅析《叶嘉传》,探索拟人纪传体散文的独特魅力,进而谈论苏轼散文之精妙。因才学疏浅,无法做到苏轼“意尽而言止”,笔下多借鉴名门学士对苏轼散文的肃评,意图展现《叶嘉传》所传达的艺术思想及苏轼散文的潜在意趣。此文以茶代人,以人名茶,全篇无一字提“茶”,却通篇反映着茶叶高洁如云、恬淡清雅的品性,巧借北宋建安北苑茗茶塑造了一位才华横溢、刚正不阿、英武耿直的汉朝名臣叶嘉,虽为虚构,但一文一眼皆淬炼,真实而热烈,进而暗示作者境遇之荒凉,不可明说,属于是言止而意不尽者,尤为极致


编辑 黄童

审核 雷洁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