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词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长篇小说,女主人公安娜勇敢地追寻真爱却在种种现实压迫下走向死亡的尽头。安娜的悲剧令人叹惋,但从对这个悲剧的探讨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安娜最终的悲剧?从安娜身上我们又可以看到些什么?在众多对安娜悲剧根源以及安娜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探索中,安娜的形象也愈加鲜明。
一、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根源
1、新兴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残余思想的斗争。安娜生活在资本主义扩张的时代,当时的俄国正处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旧的封建主义正在瓦解,新兴资产阶级推崇自由和解放,然而残余的封建思想观念依旧束缚着当时的人们,安娜自然也不例外。一方面,受当时社会的影响,安娜年纪轻轻就听从家庭之命嫁给了并不爱的人,没有恋爱自由,这就为安娜后来追求真爱埋下了伏笔。同样的,安娜的丈夫也并不太在乎妻子的不贞,他最在意的是维护自己家庭的体面,甚至允许安娜继续做沃伦斯基的情人来换取表面上的和睦,两个人的思想是完全矛盾的,而这个矛盾渐渐激化,最后成为安娜悲剧的根源之一。而另一方面,在那个时代的上流社会中,婚姻只是工作,出轨是极为平常的事,只要不捅到明面上来就是默许的,这是上流社会默认的规则。他们摆脱不了封建宗教思想的影响,就用这种虚伪的规则来掩盖上流社会的肮脏和腐朽。而安娜的率真直接捅破了这层遮羞布,最后使其受到整个上流社会的排斥,这又给了安娜沉重的一击。
2、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沃伦斯基与卡列宁的思想本质其实并无太大差别,他们都接受并维护男权社会。卡列宁用虚伪的道德束缚安娜,沃伦斯基也用他的男权思想压迫安娜。安娜勇敢地追寻真爱,甚至愿意为此付出一切。而她所谓的真爱——沃伦斯基尽管爱安娜,但他却承受不了安娜和社会给他的压力。在安娜放弃一切为她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斗争时,他却因承受不了压力和与安娜观念的不同而渐渐冷落、反感安娜。同时他身上所带的父权思想使他意识不到安娜的进步性,他注定无法平等地尊重理解安娜,他后面的行为也是导致安娜悲剧的直接原因。
3、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安娜的性格优点在于她的勇敢和率真,拥有斗争精神。但她的性格也有很大的缺陷,她勇敢地向眼前虚伪的社会进行斗争,但却承担不了她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甚至对自己的行为还是抱有负罪感。那根植于思想中的旧的道德理念在时时刻刻压迫着她,使她以精神折磨的方式来减轻罪恶感,这使安娜受到了更深的煎熬。她勇敢地追寻爱情,却太过依赖这份真爱,在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过程中安娜已经走向了偏执,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我,将爱情视为支柱,因此在受到沃伦斯基的冷落厌恶后,安娜最终选择了放弃生命。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安娜·卡列尼娜女性意识的觉醒
在男权社会中,安娜身为女子一直都受到社会的压迫,她所受到的教育要求她“顺从”,安娜也遵循着这社会的规则年纪轻轻就听从家里的安排嫁给一个大她二十岁的她并不爱的男人。她不被看作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她自己也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迷失了自己,变得麻木,“顺从”地度过了八年无趣的婚姻生活。直到遇到沃伦斯基,她才渐渐觉醒过来,为了自己的欲望来反抗这个社会,这是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安娜女性意识的觉醒不仅仅是对于爱情的觉醒,更是反抗封建意识的觉醒,她反抗的不仅仅是被控制的爱情,还有这个社会的偏见与虚伪。她勇敢地向丈夫和社会宣告她有了所爱的情人,竭力逃出封建的牢笼,甚至不惜离开自己的孩子。而在整个上流社会排斥放逐她时,安娜依然坚决地要去看歌剧,连沃伦斯基都无法动摇她的想法,这是安娜对整个社会主流思想的挑战,这也是在安娜身上我最为敬佩的地方。在当时的社会,安娜一直被男性凝视着,她被视为妻子、视为情人、视为母亲,却独独没有被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她始终被看作是一个附属品。安娜的反叛让她摆脱了妻子和母亲身份的束缚,只愿成为沃伦斯基的情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是女性自我意识的萌芽。但安娜最终还是陷入了另一个困境:她作为女性想要追求个人独立和自由,但实际上却只能依附于男人来实现,而将自己的希望全然寄托在他人身上无疑是危险的,安娜最终也因此被推向了更深的深渊。但不可否认,安娜的思想行为是一束光,虽然微小却毅然在黑暗的社会中刺破了一个口子,撒下了些许光亮,为后来者照亮了方向。
结语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对安娜来说,她的婚姻生活无疑是不幸的,只不过在觉醒前安娜是麻木且顺从的,但一旦觉醒,对安娜来说,她的婚姻便是禁锢她的牢笼,她迫切地想要冲出去追寻自我,而沃伦斯基便是她追寻的目标,她勇敢且决绝地向社会宣战,最终却以悲剧落幕。安娜试图冲破加诸她身上的桎梏,但她的力量是弱小的,旧的桎梏依然缠绕着她,而她又在矛盾中陷入了另外的深渊,最终走向了死亡。但是安娜的精神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她的反抗意识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号角,唤醒了更多沉睡的人,并且给予了现实以启迪,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编辑 雷洁
审核 方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