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文坛琐事 正文

《庄子》“至乐”真趣
2021-05-15 16:22 黄泽霞 

文/黄泽霞


     何谓“至乐”?“至”字通常被理解为:到、极、最。而“乐”字因为有两种读音,因而它的意思分为两类,一类是快乐,欢喜的意思,另一类也是声音的意思。那么,由此“至乐”也可以理解为两方面的意思。《庄子》中有两处谈到“至乐”,分别是《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根据上下文理解,这里的“至乐”指的是最高妙的音乐。以及《庄子·至乐》的“至乐无乐,至誉无誉”,这里的“至乐”则指的是最大的快乐。将要讨论的“至乐”便是庄子的快乐观——“至乐无乐”。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快乐是人想要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世人汲汲营营,为财富、为享受、为名利努力劳作,积累更多的财物;为长寿、生存而忧愁;烈士忠臣甚至于为内心的正义道德而牺牲己身。世人认为这是他们的快乐所在,愿意为这些目的而辛苦努力。人生在世,难免会产生欲望,有物质欲望,也有精神欲望。欲望虽然是痛苦的根源,但也是快乐的源泉。当人们的欲望达到满足后,便会产生“快乐”,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快乐的极致或许就是世俗的“至乐”了吧。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当人们达到了这个目标后,会奋力去追寻下一个目标,有时会永远地陷入无尽的欲望当中。可能在懂得了知足后,才会常乐吧,但这是不是“至乐”就要看当事人自己内心的想法了,是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自己才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庄子则否定了世人所追求的快乐,即富者追求财物,使身体劳苦;贵者忧虑善否,使内心不安;寿者追求长生,烦恼丛生;烈士忠臣为天下牺牲,却忽略了活身。庄子认为这些世俗之乐称不上“至乐”,因为它不能使人活身,甚至,世俗之乐还会对人的生命和形体构成伤害。《至乐》篇中庄子对其的看法如下:


    “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故曰:至乐,无乐;至誉,无誉。天下是非,果非可定也。虽然,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幾存。”


      所以,“至乐”实为“无乐”,而“无乐”则是一种无为的精神的自然状态。天地万物都是无为,又无所不为,因此万物得到繁衍。正如王焱先生所说的,至乐是一种超越于世俗苦乐之上的快乐境界,因此又被庄子称为“无乐”。“无乐”并不意味着停止了一切情感活动,而表现为一种宁静超然,无所扰动,澄明通达的心灵状态。这样想要达到“至乐”,就必须做到“无乐”,可“无乐”又要求人超脱物外,无所扰动,这应该就是无欲无求,并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吧。但世人所追求的快乐是建立在满足欲望的基础之上的。这样一来,道家所说的“至乐”便与世俗的快乐相悖。果然,庄子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吾以无为诚乐矣,又俗之所大苦也”,无为是道家的“至乐”,却也是世俗的“大苦”。但其实二者看似相互对立,然而先前就有讲过道家的“至乐”是超越世俗苦乐的,它已经跳出了苦与乐的矛盾。而世俗之乐不是永恒绝对的,它与苦相对,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对此,冯友兰先生也有谈及,“忘情则无哀乐,无哀乐则另有一种乐,此乐不是与哀相对的,而是超乎哀乐的乐”,他讲这种无乐之乐成为“忘情之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谈到“至乐”要求“无为”,便联想到《庄子·逍遥游》,“逍遥”一词郭象注为“无为而自得”,成玄英疏为“逍遥,自得之称”。逍遥,使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这不正是“至乐”所要求的顺应自然吗。可见“至乐”与“逍遥”之间应是有相关联之处的,或许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庄子的“至乐”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我们可以从后世作品中参考借鉴他人对“至乐”的观点,以促进自身的理解。例如《淮南子·原道训》中“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这与庄子的观点无太大差异,至乐实为无乐。还有晋代的陆机《招隐》诗中:“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诗人认为享受自然是至乐之事,看来这里的“至乐”意为最大的快乐,同样的还有明代的方孝孺《赠河南王佥事序》中:“遇时而得位者,众人之所慕,非君子至乐之所存也。”此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该是“至乐”的一种表现。


      总之,至乐实为无乐,无乐又要求无为。无为在道家主张中是清净虚无,顺应自然,例如《老子》:“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方物将自化。”因此,想要达到“至乐”,只需做到无为,不需要对外物进行过多的干预,不苛求于无尽欲望的满足,顺应自然,使内心清净。


      综上所述,“至乐”是一种超脱世俗苦乐之上的快乐境界,也是一种宁静超然,不为外物所扰,澄明通达的精神状态。


编辑 唐彩云

审核 甘友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