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甘友彬
华兹华斯,生于1770年,卒于1850年,《丁登寺》这一篇作品是1798年华兹华斯携妹妹重游怀河时所作。1793年,华兹华斯初游丁登寺,五年过去,作者再度故地重游,短短五年,故地变化万千,面对这巨大的变化,作者万般思绪涌上心头,故写下《丁登寺》,以寄情思。故地重游之作,有对故乡之思,但不能忽视的是,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和“湖畔派”代表诗人之一,这篇作品也鲜明地体现了他的理念与观点:向往和热爱自然风光,不满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和金钱关系,主张回归美好和谐的自然生活。他的诗学主张是“所有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丁登寺》显然体现了诗人的这一创作主张,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以大量笔触对丁登寺以前的美好的景物进行了描写,热烈歌颂了美好的自然风光。
从华兹华斯的生卒年来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整个过程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他生于工业革命刚刚开始的年代,同时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成长,他享受过工业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却也亲身经历了工业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大工厂烟囱里排出的黑烟使英国原本湛蓝的天空变成了灰色,原本清新的空气也变成了刺鼻的雾霾,河水也被工厂排出的废水污染,工业化的到来加快了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繁荣的甜头让有些人逐渐忘记了人性,金钱至上成为社会的风气,使得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华兹华斯认为,如果工业化带给社会的伤害如此之大,面对这样的现实,就会有人开始不断寻求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渴望没有滚滚的黑烟,没有难闻的气味,也没有发黑发臭的河水,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这些想法也逐一折射到他们的文学作品中。《丁登寺》正是这样应运而生。
诗的开头一句反复强调“五年”这一个概念,甚至运用了感叹号,足见作者情感在这一时刻的强烈波动,五年过去,再一次回到曾经的故乡,又一次看见了故地潺潺的流水、巍峨的山峰、村舍密布的田野、袅袅的炊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平静又让人感到放松,这与喧嚣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城市里有的是机器的轰鸣声,而不是潺潺的流水声,田园里袅袅的炊烟被工厂的黑烟囱所取代。金钱主义弥漫的城市带给人的只有满满的疲惫之感,但是在面对故地葱绿的树林、簇生的果园和那些平静却美好的人和事时,作者的心灵开始得到了救赎,逃离轰鸣的城市,作者在怀河找到了理想中所向往的恬静而幸福的自然生活。作者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田野”、“果园”、“瀑布”、“跳跃的小鹿”等,这些意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幽美的自然风光图,人与自然在这一刻达到了和谐。作者的大多数笔墨都是对这样美好的自然风光的歌颂,在诗篇的最后一节,甚至直白地表明了他对这样的自然的爱慕之情:“而我呀,一个长期崇拜大自然的人,再度重临,虔诚之心未减,莫若说怀着一腔更热烈的爱情——啊,更淳厚的热情,更神圣的爱慕。”直白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丁登寺》中满载着作者的情感,这些文字,是自然的语言,诗中的每一个文字读起来都是那么的令人动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丁登寺》这篇作品,除了歌颂自然风光,同时也蕴含着对工业化社会的不满和讽刺,虽然作者对此着墨不多,但我们仍可以从作者的只言片语中窥其踪影。如“置身于城市的喧嚣声,深感疲惫之时”、“当无益的烦闷和世界的热病沉重的压迫着”等等言语中都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不满和不适,即使作者对工业化社会有着诸多的不满,诗中却没有着重的抒发这些不满,而是更加注重对美好自然风光的描写,现实与诗中所描绘的自然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更像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不着痕迹的温柔的讽刺。但是与中国的讽刺不同,中国的讽刺是一针见血的,诸如《捕蛇者说》和孔子“苛政猛于虎也”这样直白的讽刺,《丁登寺》不大力描写社会现实,更多的是诗人对自然美好社会的想象和期待,诗中出现的美好的自然风光和恬静的生活也与现实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于美好中见黑暗,笔触温柔,只言想象中的美好,丝毫不提现实的残酷,其反讽之味尽在不言之中。
不直言现实社会的弊端,而是转而塑造一个与现实截然相反的美好的自然社会,让人们自行对比,将话语权交给读者。通篇文字都是在温柔的描绘和歌颂自然,当读者为这样的美好社会而沉醉之时,现实生活却又是如此的残酷,这种反差感带给读者的落差不可谓不强烈。华兹华斯用极尽温柔的语言文字,以如此恬静却有力量的方式完成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讽刺,以柔克刚,可谓妙哉。
编辑 方美川
审核 游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