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文坛琐事 正文

浅析《庄子·寓言》中的艺术特点
2022-03-27 15:36 黄诗焕 

文/黄诗焕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言论著作总汇。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十分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庄子还善用寓言故事阐明自己想要表达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幽默和讽刺并存,圆润浪漫的笔触所表达出来的观点锋利而发人深思。《庄子·寓言》中的笔法,对后世文学语言的特点具有很大影响。


  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用寓言故事和形象作为依托,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曾说:“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从理论意识来说,庄子本有“言不尽意”的看法,即逻辑的语言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思想。与此相关,在表现手法上,许多篇章,如《逍遥游》、《人间世》,几乎都是用一连串的寓言、神话、虚构的人物故事联缀而成,把作者的思想融化在这些故事和其中人物、动物的对话中,这就超出了以故事为例证的意义。借助于外界第三人称的人物故事来说话,十句有九句让人相信,是因为看起来比第一人称以我为中心所说的话更为客观,更能让人接受。《庄子》中的大多数寓言是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出现,或从寓言引出议论,或以寓言作为文章主体,或把论点放在寓言之中表达,这就是庄子寓言的“独立性”。他创作了“寓论文”的形式,例如《秋水》开篇部分用寓言形式生动地表达了“大”、“小”相形又相对的思想。通过河伯、海神的对话,使虽然好大实则却范围有限的境界与真正的浩渺无垠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他们之前反复的对话更是环环相扣地表述义理,生动的譬喻也是层出不穷。


  庄子寓言中还有一个最独特的特征,那即是艺术形象和表义的“多义性”。虽然庄子在寓言中创造的艺术形象丰富多彩,变化多姿而各具特色,但实际上表达寓意的途径是模糊隐蔽的、给人以巨大的想象和理解空间的。他极少使用正面的说理文字来直接表现自己的思想,而是在一种扑朔迷离的状态下让人去领悟他的心绪。刘熙载说:“庄子寓实于玄,寓真于诞”是庄子寓言散文的具体体现。在似梦非梦、难辨蝴蝶与我,混沌朦胧、能柔能刚的状态中,庄子自我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幻想的意境之中,那潇洒飘逸与神奇怪谲的文风同时也在浪漫的美的意境中徜徉。庄子不使用逻辑严密的推理手法,而是通过象征、寓言和气氛的渲染,以情感想象来表达内容,这种主观性色彩,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庄子在讲故事时,并没有明白、精确地点明他要说明的道理,而是靠那卓异的形象思维,通过故事自然流露出来。这样,其寓言的寓意就变得多面、模糊,具有“形象大于思想”的特点。如“螳臂当车”的故事出自《人间世》篇。说的是颜阖将要做卫灵公太子的老师了,而那太子是禀天然之凶德,持杀戮以快心的恶人。颜阖请教蘧伯玉,蘧伯玉告诉他:要“戒之,慎之”。意思是说如果执意用自己的力量匡正他,虽初衷是好的,但就如螳臂当车,力不胜任。故事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而又无能为力。而今用“螳臂”喻不自量力、冒充英雄和妄图抗拒某种强大力量的人。匠石运斧、庖丁解牛等较具代表性的寓言故事,在不同的人看来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往往在一篇之中,运用好些故事,又层层相套,大故事套入若干小故事,形成天方夜谭式层层迭迭的故事群簇,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说明事理。如《逍遥游》由小到大,运用多组大小事物的对比组成故事,这么多“寓言”镶嵌在文中,使庄子文章显出扑朔迷离的面貌。一个寓言,需要读者再三体味,才能领悟其深层含义;或者同一寓言,不同的人读之会有不同的理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大胆的夸张艺术是庄子寓言创作的手法,奇特的变形手法亦是庄子寓言中常用的艺术技巧。在庄子的笔下,几乎所有事物都是奇幻怪诞的,所有的生物都有多种形态的变幻、有其过人之处。“大而无当”的话,庄子绝不怕说过了头。正如司马迁所说:“皆空语无事实。”其想象无边无垠,无羁无束,甚而荒唐不经。敢于不拘一格,这恰恰是庄子散文获得显著成就的关键。《人间世》中的支离疏,被庄子描述为一个怪物。他下巴隐于肚脐下,肩膀高过头顶,五脏的血管向上,两条大腿与肋骨相并。在常识内,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在庄子笔下,正是这样的人,逃过了徭役的负担,远离了战乱征伐和家庭破碎、妻离子别的悲剧,当朝廷救济病残的人时,他倒可以享受三种粮食和一捆柴草,养活自己尽享天年。《逍遥游》一文开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读罢上文,读者定会从庄子所描述的这个至大的开阔境界中,感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则阳》中庄子把两国大战写成“蜗角之争”。建立在蜗牛左角上的触氏国与建立在蜗牛右角上的蛮氏国,为了争夺地盘而打仗,每次都要留下数万具尸体,追赶败兵十五天后才能返回。作者有意运用夸张手法来营造惊世骇俗的效果,把深奥哲理寓于形象之中,发人深思。庄子笔下千奇百怪的人物形象与庄子丰富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他具有俯瞰宇宙的宽广胸怀,对世态人情的深入洞察,使他能辩证地看待问题,既能于小中见大,又能于大中见小,齐万物,泯是非,问题的本质之间相互转换、各自具有其合理性。庄子把夸张这一浪漫主义手法在寓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或将事物夸大膨胀,或将事物缩小,庄子总能在纷繁的现象中见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创造雄奇广阔的境界。


  《庄子》中的寓言大多是庄子精神世界中的自由想象和对摆脱人生困境的途径方法的种种暗示。从广阔宇宙的长空游尘到无形内心的幽思隐情,从丰富奇特的自然景观到形形色色的人生画面,这种变形手法无处不有,庄子运用这种手法把自我感受和体验假托于对象之中,并借助感性直觉到理性直觉的飞跃。他将没有生命力的事物写活,又将具有生命力的感性生物赋予了理性的美感。这样的夸张、隐喻的浪漫主义手法,对后世中国的文学创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庄子在虚构寓言故事的同时,还将孔子、惠子等一系列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形象也进行再加工,使他们不以原本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而是根据作者的意图不停地转换形象。孔子在《庄子》中不少篇目出现,他时而是自以为自身品格达到了最高境界的“道”并且不厌其烦地向其他人灌输儒家文化思想的、思想固化腐朽的儒家代表人物,时而又是道家精神的宣讲人。庄子除却虚化历史人物外,还充分利用了现实生活的真实,将其穿插在虚幻中,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反而更为人所信服。


编辑 王莉丹

审核 阳静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