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韦凤佼
所谓“版本”,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版本”,指的是与写本相对的雕刻印刷的本子;古代将用来书写的木板成为“版”或“牍”,“本”由原意树根引申,可理解为书籍文献的原本。后来随着宋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展,“版本”二字连用,专指雕版印刷的书。广义的“版本”,指的是一切形式的书本。而古典文献中的“版本学”,则是研究古籍版本的年代、真伪、优劣和异同等问题的学问,对于古文献的整理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纸质版本主要有写本、刻本、善本、活字本与影印本四种类型。写本指的是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其中手稿本最能体现作品的原貌。刻本指的是在木板上刻字印刷的图书,分类情况最为复杂。我国古代图书的流传方式主要以写本和刻本为主,而由于写刻时代、地域与写刻主体的不同,以及后世不同人对图书的增删、注释,使得同一部书有了各种各样的版本。而版本学,就是研究这些古籍的流变、真伪,使我们更好地辨别图书的优劣,选择更具有价值的图书进行阅读。
以下将以《西游记》流通的不同版本为例,谈谈我对版本学的认识。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但其在百年的流传中,出现了诸多版本,其内容与情节也有所出入,而对其中的异同进行探究,则是版本学所研究的范围。《西游记》明代版本的代表作是世德堂本,它是现存最早百回本,也是学界公认的《西游记》最重要的善本。世本标志着百回本《西游记》小说的诞生,同时也是最早的《西游记》评本。
明代的百回本西游记都不曾载有“唐僧出世”的故事,但在朱鼎臣《唐三藏西游释厄记》版本中却出现了世本没有的“唐僧出世”故事,成为后世学者争论之处。而这个故事在清代版本代表作《西游证道书》中有所延续,该原作虽已湮灭,但我国学者在日本内阁文库中发现了《汪澹漪评古本西游证道书》,其首倡《西游记》为金丹大道之作,并认为其作者为宋元间全真教丘处机。它在“唐僧出世”的基础上增加了“陈光蕊——江流儿”的故事:陈光蕊、殷温娇夫妇途中遇贼,殷温娇被掳,将江流儿(唐僧)抛江,虽在18年后家人团聚,但殷温娇却因失节投江自尽。
对于不同版本的叙述,有人认为百回原本并无唐僧身世故事,有人认为原本有而被删除,对于这些争议,曹炳建先生《<西游记>版本源流考》中,根据世本中“己巳”纪年的错误结合历史史料,证明吴承恩创作《西游记》时写有唐僧身世的故事,但因有亵渎圣僧之嫌被删去了。这便是版本学的意义之一。
张之洞在《书目答问·略例》中指出:“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版本学也具有择善本的意义,不同版本的古籍,在文字、内容方面有诸多差异,若不精心挑选,读到错漏之书只会劳而无功。版本学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其对于古书的辩伪、善本的选择以及古籍的校勘有着重要意义。
编辑 雷洁
审核 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