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传统荟萃 正文

葛桂录先生的比较文学之路
2022-11-05 15:44 张德杭 

文/张德杭


  内容摘要:《比较文学之路:交流视野与阐释方法》是作者二十多年来研治比较文学的部分成果汇集,葛桂录先生在书中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比较文学的产生过程,同时对于比较文学的研究视野和方法也提出了自己的专业的见解,并且还收录了六篇自己的比较文学论文,最后在书的结尾也是分享了自己踏入比较文学领域一路以来的心得体会。

引言
  在这本著作中葛桂录先生将文学交流作为比较文学产生的原因,系统地阐释了世界文学的交流史、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以及研究视野与方法,在最后也是以自己的六篇比较文学领域中经典的研究论文为例,为我们具体演示了如何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出发进行跨文化的学术研究。对于初入比较文学领域的学习者来说,阅读葛桂录先生的这本专著,可以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比较文学初步的学习框架和知识体系,是很值得我们去阅读的一本比较文学专著。本文将从葛桂录先生的比较文学路径、视野与精神三个方面评述他的比较文学之路,并浅谈本书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的建议。


一、葛桂录先生的比较文学研究路径:实学研究
  实学是一种以“实体达用”为宗旨、以“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潮流和学说。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学者对于“实学”概念和内涵的阐释不一,但崇实黜需一直是实学的内核。对于比较文学的研究,葛桂录先生也强调一种实学研究的方法。这里的“实”指的就是一种学术实证的考据和脚踏实地的研究态度。首先,从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来看,比较文学就是以实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的。比较文学的本质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通过比较作家具体的文学作品从而一窥这种交流背后产生的结果与影响。因此,学者在进行比较对象的选取时并不是盲目的,他/她们需要考证二者之间在某一历史时期文学交流的确实存在。由于古代通讯技术的限制,在进行古代文学比较研究时,这种考据就必须回到对被比较双方的文献梳理上,从他们的文献著作中一点点剖析论证这种交流的客观存在。即使是比较文学中不以事实联系为基础,而以跨民族、跨学科间的共性作为对象的平行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时也需要对二者之间的共性进行实证。因此,不管是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实”都是逃不开的,空谈理论而无实证的比较文学是不存在的。古往今来,比较文学领域中的优秀研究成果,无一不是实学研究的结晶。其次,比较文学学术创新的需要也有赖于实学研究。任何学科学术的创新都离不开扎实的研究资料与学术功底,离不开对历史文化的重复考察和归纳分析,因此比较文学学科的进一步创新性发展必须依靠实学的研究方法。我们在进行不同文学之间的比较时,必须立根于第一手的文献典籍,以事实为依据,去伪存真。以既定的文学理论去解读而忽略文化环境的客观事实只会使我们逐渐失去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的原创性。正如葛桂录先生所言,在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历史实证的考据和独立的文献准备是不可或缺的。葛桂录先生提倡的实学研究路径为初入比较文学领域的学者指明了一个清晰正确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对如今浮泛研究风气的敲打。


二、葛桂录先生新视野下的文学经典阐释
  自20世纪80年代欧美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传入中国以来,出于与国际文学接轨的心态以及我国自身学术知识体系不足的客观事实,我们开始将西方的文学批评与文化理论作为阐释经典的重要手段。葛桂录先生在书中将这种用某个既定的文学理论解读文本的做法称之为“理论+文本”的阐释策略,并指出了它的弊端:它容易使我们抽离自身的思维话语和文化环境去解读文本。在葛桂录先生看来,对每一部文学经典的研究都不能架空文本的历史语境,脱离民族的文化立场,而应该紧贴历史,洞察作者隐藏于文本后的思想意图和思维方式,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思想,并揭示经典产生以及传播过程中的精神价值。这就是葛桂录先生阐释文学经典的新视野——立足于思想史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阐释。所谓思想史,也就是叙述各时期思想、知识和信仰的历史,我们应当从思想史的背景出发去探寻每一个时代文学的情感特质。通过思想史视野下的文学阐释,我们也能够更好地解读经典背后或许异于当下的思想观念,反观它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异同,并反思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造成这种选择的原因。此外,思想史语境下的文学经典阐释还能够拓宽经典阐释的学术思想空间,从中解读出有益于当下社会显示的启示,这样的研究才算得上是真正有生命力、有意义的文学研究。关于以思想史语境解读文本的意义,葛桂录先生在书中提到:“思想史研究视野是目前文学研究路径的拓展与提升”。①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研究的立足点多为哲学史视角,其发展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关于如何从思想史视角来进行文学阐释的问题,葛桂录先生在书中也提到了自己的几点建议:1.挖掘文学经典发生学意义上的思想价值。2.在文学史作品经典过程中,那些被遮蔽的文本(思想史上的失踪者),如何彰显其内在价值?3.文学史上某些作品的“被经典化”问题(如《牛虻》),如何在类似的文本中发掘其意义。②由于篇幅问题,后续的建议这里不再详细罗列。对于思想史语境下的文学经典阐释,葛桂录先生在书中详细地叙述了它的必要性、它的价值与意义并且浅谈了自己具体的操作建议,这对于改善如今文学研究“理论+文本”阐释模式泛滥的局面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意义。


三、葛桂录先生的比较文学精神:文化之镜
  什么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就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那么不同的文学之间又为何比较呢?葛桂录先生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成人达己,成己达人。拿个人举例,一般来说,人在审视自身的时候总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就像人总是只能看到自己的正面而无法观测到自己的脊背,人囿于自身的主观情感限制,往往也只能看到自己精神或是情感中的一面,文学亦是如此。一个民族的文学受限于地区、政治、文化等因素,除非受到重大的社会变革,否则往往只朝几个固定的领域发展。就像人只有通过镜子才能观测到背梁,一个民族的文学要想有醍醐灌顶般的反观和拓展,就必须要有其他民族的文学作为“镜子”来关照自身的得失,这就是“文学之镜”。葛桂录先生在这里还提出了一个“视域剩余”的概念,所谓“视域剩余”就是指自我和他者都有不可被替代的独特视角。“你”可以看到“我”看不到的,同样“我”也可以看到“你”所看不到,这就是自我和他者的“视域剩余”。不同文化之间的“视域剩余”都不可替代但是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互补,以达到两者之间的互赢。如果我们始终无法跳脱出自己所处文化环境的局限,那我们就永远只是在“山中看山”,只能看到“山”的一面而无法知其全貌,就如苏轼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时他族文学、文化的“视域剩余”对于我们来说就构成了“山外的世界”,与他者文学之间的比较实际上就是不同视角间的交融,只有置身其中又出于其外,才能全面、完整地把我自我、完成自我乃至超越自我。对于文学来说,就具现化在比较文学学科上,这也是比较文学的根本目的。正如葛桂录先生所言,“比较文学是试图冲破一切人为的界限,在多元的文化语境中重新认识自己,为自己提供一种认识自身的他者的眼光”。①葛桂录先生这种时刻对其他民族文化抱有敬畏学习的心理,始终谦虚内省的精神,内心始终存有他者的一面“文化之镜”的学习态度,不管是在以前、现在或是将来都是我们想要和已经踏入比较文学领域的学者时刻应该尊敬和学习的,也是我们应该一以贯之的学习准则,这种“文化之镜”的精神在比较文学的发展史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


结语
  葛桂录先生的《比较文学之路:交流视野与阐释方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比较文学的大门,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不足的地方。首先是第一编第一章的第二小节《世界文学交流史概观》。既然是从“世界”这个宏观的视角出发,那么内容理应涵盖古今中外的文学交流活动。但是葛桂录先生在世界文化与文学交流史事例的选取上,确是更加偏向于西方。可能是由于比较文学首先兴起并在西方蓬勃发展的原因,从人类文明的发源、古罗马对希腊文学的承继再到基督教对世界文学的影响,作者展现给我们的世界文学交流史本质上更像是一部西方文学的交流影响史。即使是后面对“西学东渐”以及阿拉伯—伊斯兰兴起的概述中,葛桂录先生也仍然是以西方作为交流主体来反观其他民族的文学对于西方文学发展的影响。其次是在《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史概览》中,作者在这一节中从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传播的途径、中外文化与文学交流的三次高潮、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中国影响、中阿(拉伯)文学的双向交流、18世纪欧洲的中国风、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与西方影响等七个部分进行概述。这些内容虽然全面涵盖了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的中外文学的交流与影响,但是这七个部分的内容的编排在时间与空间上并没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并且彼此之间整体与局部的论述关系也是混乱的,不利于初涉比较文学读者中外文学交流史框架的架构。


  对此,我认为在对世界文学交流史进行概述时不妨适当选取几个东亚文化圈交流史的代表事例,以达到中西平衡,同时也应注意时间线上的古今平衡。在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论述中,不妨以中国文化为主观视角,以时间线为主轴,分别对中国和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进行梳理。以上便是我的浅略见解。


参考文献
一、专著
[1]葛桂录.比较文学之路:交流视野与阐释方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编辑 黄清雅

审核 游炜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