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习作园地 正文

壮族蚂拐节探赜
2024-06-06 16:42 文/叶维佶 

一、引言

壮族蚂拐节又称“蛙婆节”“青蛙节”,是流传于广西西北部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巴马、南丹等地区壮族人民传统的祭蛙节日。壮族人把青蛙称为蚂拐,把祭祀中的蚂拐尊称为蛙婆,认为蛙婆是雷神之女,通过对蚂拐一系列仪式的祭拜,可以达到求吉禳灾,来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缘起传说

关于蚂拐节的缘起,有一则广泛流传于壮族民间的《东林郎的故事》。

相传孝子东林在为他的母亲守孝时,悲痛万分,情不自已地大哭起来,屋外的蚂拐却偏偏不识人情似的,咕咕呱呱地大叫个不止。东林感觉受到了冒犯,一怒之下,他烧了一壶开水,向屋外的蚂拐浇过去,跑的跑走,烫的烫死。从此大地上没有了蛙声,久旱不雨,农衰歉收,鸟儿在河底筑巢,老鼠在潭边作窝,人们饥渴难耐,互相残杀。东林吓坏了,马上跑去求助布洛陀和米洛甲,他们告诉东林说,蚂拐是天神雷神的女儿,她不叫就干旱,一叫就下雨,你得罪了她,自然会受到惩罚。若想要恢复正常,就得向她赔罪,感动她的心。于是东林就在初一这天敲锣打鼓,恳请蚂拐回村过年,又有上千人为她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果然奏效,感动了蚂拐神,为人们鸣叫求雨,天降甘霖。从此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蚂拐节传统。


三、仪式过程

蚂拐节通常从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节期长短因地域、天气、年景各殊,有的要在当年通过占卜来决定,历时一个多月至二月初七,主要过程分为找蚂拐、孝蚂拐、葬蚂拐三个阶段,其中葬蚂拐是节日的高潮部分,最后以蚂拐歌会作为完满结束。可以一个村寨单独举办,也可以几个村寨联合举行。


(一)找蚂拐

农历正月初一清晨,过蚂拐节的村寨里男女老少三五成群地来到田间地头,伴随着不绝于耳的鼓声(旧时用铜鼓,而今多用皮鼓)人们挖洞、翻石,心中满怀着热衷虔诚的愿望,寻找冬眠的蚂拐,照例取两只,一公一母。最先找到蚂拐的人便成为雷神的女婿,是最为荣幸的,以为交了好运,被尊为“蚂拐郎”或“蚂拐父”,当年的蚂拐节活动仪式由他主持。他最先找到蚂拐,要立刻放七响地炮(铁炮),这是在报告天神,也是通知其他的寻蛙人。众人闻讯,奔走相告,蜂拥而至,以先睹蚂拐为吉。所有人集聚起来接蚂拐回村,由蚂拐郎把蚂拐密封于一节竹筒制成的小棺材里,端进纸扎花楼(或称“神楼”“鬼楼”),在众人的簇拥下,送入蚂拐亭、社王庙或后稷庙。


(二)孝蚂拐

接下来就是给蚂拐守孝。蚂拐送入蚂拐亭后,白天,青少年抬着蚂拐花楼游村串寨,挨家挨户去贺喜,边走边唱,祝愿主人出入平安、老少咸宁、禽畜兴旺、农稼富足。东兰县有这样的蚂拐歌:“唱蚂拐辽罗,走村又登坡;进村人长寿,进家喜事多……养猪猪满栏,养牛牛肥壮,养鸡鸡满笼,种谷谷满仓”。每到一户,主人家都会鸣鞭炮以示欢迎并送以一些米、糍粑、肉粽、彩蛋、封包酬谢。黄昏时刻,游村所得被蚂拐郎分给孩子们饱餐,剩下的会平分给大家带回家共享。这些礼物叫做“福寿品”或“百家粮”,民间习俗认为,小孩吃了“百家粮”会聪明健壮,快长快大,老人吃了“福寿品”则会福寿延年、长命百岁。所以人们都把它们视作珍宝,每人每年初一多少吃上几口,图个吉利。晚上,男女老少齐聚一堂,为蚂拐“守灵”并对歌作乐。如此昼夜反复循环。各地视人数、规模的情况而定,或三天三夜,或十天半个月不等。游村、守孝结束后,才择定良辰吉日为蚂拐举行隆重的葬礼。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葬蚂拐

葬蚂拐是整个节日过程的高潮。由于蚂拐尸骨分发有先有后,所以各地葬蚂拐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但大都会在农历月末开始。这一天,人们在家中杀鸡宰鸭、做豆腐油果、蒸五色饭,大张旗鼓地款待亲朋好友。村寨地所有人出动,有的抬蚂拐花楼灵柩,有的敲锣打鼓、唱歌弄舞,有的摇举红、蓝、白三色旗子,有的戴着青蛙样式的面具,来到田间巡游。葬蚂拐前,会有两位老人头戴面具,扮成“蚂拐公婆”,在拥挤热闹的人群中开出一条三四米宽的小道,巡视一圈后,又出现有戴面具“算命先生”“药夫”“渔翁”等角色扮演,即兴唱诵赶鬼歌。这一仪式在如今因从简而逐渐消失。游田结束,人们随着蚂拐郎将灵柩送到“蛙坟坡”,请老者或师公打开上一年埋葬的蚂拐宝棺,察看尸骨的颜色以预测、占卜当年年景。若呈黑、灰色,则兆年有晦气,雨水不调,需要烧香磕头,祈求消灾;若呈乳白色,则预示当年棉花有成;若为金黄色,则兆大吉,所有人欢呼雀跃,铜鼓齐鸣,地炮二十一响。待到新葬蚂拐的时刻,众人虔诚静默,注视着蚂拐郎将灵柩按坐东朝西的方向入土,再纷纷争相培土、垒坟,四周摆满了丰盛的祭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篝火铜鼓山歌会

蚂拐安葬完毕,人们随即展开热闹的蚂拐歌会。人们在熊熊篝火周围,伴随着铜鼓的节奏,唱起蚂拐歌,跳着蚂拐舞,彼此唱和互动,通宵达旦,纵情狂欢。有些地区会有一些游戏或杂耍活动。蚂拐舞姿多模拟青蛙而为,主要动作有双腿深蹲、撑棍仰身、碎步横行、抬踏颤点等,富于生活气息,诙谐风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文化内涵——自然崇拜文化

在东林古歌中,布洛陀是壮族神话中的“始祖”,米洛甲是“始母”,作为壮族人心中的生育神和保护神。虽然二者都出现,但东林还是从米洛甲口中知道蚂拐是雷神之女的重要线索,得到解救人类的方法,所以我们合理推测,东林神话传说的产生时期不晚于母系氏族社会,与远古的生殖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米洛甲说蚂拐是雷神之女,我们先要理清雷神崇拜在壮族人民心中的地位。雷是天体气象,它一瞬而逝、夏季多发,具有随意性和恒常性,远古人民由于认识水平相对较低,对雷的迅疾猛烈却无法预料、无法摆脱而产生恐惧心理。打雷自然会下雨,而雨水丰沛与否关系着农作物水分的吸收、长势的优劣,决定着人民的收成。在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壮族地区,由于温暖的气候和多雨湿润的环境,非常利于青蛙的生存,青蛙水陆两栖,具有极强的繁衍能力,下雨前和下雨后都常出现蛙声一片的现象。


由此,产生了一条“雷-雨-蛙”的生态关系链,处于对雷电的恐惧,人们进而用人格化去同化自然力的方法,将雷尊为雷神,拥有招风唤雨的能力,而青蛙则作为雷神的女儿,能和母亲沟通求雨,同时本身又具有繁殖的能力,体现着壮族人民对青蛙的丰饶崇拜与生殖崇拜。


作为蚂拐节的高潮“葬蚂拐”,人们一定会把找到的蚂拐先打死,这似乎与生殖崇拜是矛盾的,其实不然。在古人的原始思维中,蕴含着学者泰勒所提出的“万物有灵观”,身体与灵魂可以独立存在,身死形灭,但灵魂可以转生,以人、动植物的其他生命形式继续下去。人们将蚂拐打死是为了取蛙血祭祀,以求生殖,将青蛙的生殖力传给人民、禽畜、农作物。有的壮族妇女会在经久不孕或腹部疼痛的情况下生吞蟾蜍(蛙),希望得到青蛙的生殖能力;蚂拐节上葬蚂拐时用青蛙的尸骨占卜当年年景好坏;跳蚂拐舞时,会有一个装扮成“奶娘”的人,怀抱着“婴儿”道具,向周围的大姑娘“讨奶吃”,也是力证。


从始至终,贯穿着整个节日的铜鼓,也有着重要的象征作用。所有铜鼓上的雕像,以青蛙的雕像居多。有学者认为,铜鼓饰蛙,意在求雨。铜鼓发出的咚咚声与青蛙的呱呱声和雷的隆隆声一样,激烈而有节奏,唤醒了咆哮着的水流中的水神。有些地区的蚂拐节里,人们会把铜鼓埋入土里,等待明年此刻挖出来观其色泽来预测当年农事,这体现着铜鼓与土地的内在关系,土地是生育繁殖女神,铜鼓的声音取悦了土地神,也沟通了雷神与水神,人们相信这样就会获得大地的生殖能力,年成将会大丰收,满谷满仓,人丁兴旺。


蚂拐节以“雷-雨-蛙-铜鼓”这条内在生态链,体现出壮族人民以雷为主体的天体崇拜文化,以水为主体的无生物崇拜文化,以蛙为主体的动物生殖崇拜文化和以铜鼓为线索的丰饶崇拜文化。


五、功能作用

(一)建构功能

信仰通过仪式表现,仪式通过行动来建构起模拟的世界。敲锣打鼓迎接蚂拐神,戴上面具唱歌跳舞来取悦蚂拐神,把神装进特制的神龛,再虔诚地供以祭品安葬……人们通过想象指引行动,一个个行动单元组成节日,建构起了人神共在的场界,它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是“时空之外的特殊时空”,使人们上通神灵、下敬鬼魂,与自然界充分的沟通交流。


(二)整合功能

通过节日,人与神充分沟通,达到一定的默契,缓解了人类对于自然的恐惧心理。雷电、洪水、干旱曾给人们毁灭性的打击,壮族人民凭借对自然的感知与认识,连结起了“雷-雨-蛙-铜鼓”的内在关系,神化自然力,在节日中一定程度上整合了人与神二者的关系,从对立走向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空前加强,结伴活动、款待宾朋、交换礼物、合唱群舞等等,使人们的集体意识与地缘观念得到了强化,成为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


在特纳的《仪式过程》一书中,他提出仪式的结构与反结构,为什么会出现结构与交融,他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就会有求于神、求于人,即结构的生活是困难的,而交融即整合状态下,才是舒适自由的。所以不难理解为何在蚂拐节最重要的葬蚂拐仪式后,会出现群情激昂,歌舞狂欢的现象。


(三)泄导功能

在祭祀蚂拐的过程中,人们磕头烧香,送礼祈福,与神灵对话,通过蚂拐尸骨预测生计,认为已经获得了神的期许或旨意,从而调整自己的行动,在自然与社会诸多不安定的因素中找到相对的安全感,宣泄了心中的焦虑感。


除了宣泄消极情绪外,蚂拐节也具有劝导向善的功能,它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敬畏,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加深了对于家庭、社会、民族的认识,产生一股维系家族亲情、朋辈友情、民族凝聚力的向上向善的力量。


编辑 顾芸萍

审核 王莉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