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逃离与反叛——评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2021-10-14 15:26 刘奕辰 

文/刘奕辰


 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自上世纪50年代出版以来就赢得评论界的极高赞扬和广大的读者群,尤其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学生的推崇。作为一本“几乎大大影响了好几代美国年”的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距今已发行了上千万本,被当做美国大学生的指定阅读书目。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说讲述了一个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尔德,他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时,因为怕母亲见到他被开除生气,所以决定暂时不回家而去旅馆住宿,在此期间霍尔德寻欢作乐,最后和在妹妹的劝慰下回家,接受心理治疗的故事,近20万字的小说主要描述了霍尔德一天两夜里的心路历程。
 霍尔德是个对成人世界怀有深深敌意的少年,在他满口粗鄙之语的外在下藏着一颗敏感脆弱的心。他被学校开除的原因,一是因为他厌恶学习,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无法与虚伪的成人世界同流合污。在看到成人世界的所作所为后,霍尔德以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把周围的同学、朋友和事情视为“假模假式”。他到他以前最喜欢的老师家去借宿,却因为怀疑老师对他有同性恋倾向而在半夜仓促逃走。在漫无目的的游荡中,他用抽烟、喝酒、看电影、叫援交女(最后并未发生实质关系)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失望与痛苦。在光怪陆离的成人世界中,霍尔德竭力保持自己的童心,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污染,但又苦于找不到出路。后来,霍尔德决定前往西部,装成一个聋哑人。但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纯真的小妹妹菲苾时,没想到妹妹要同霍尔顿一起去西部。霍尔顿出于对妹妹的保护,只好放弃自己的出走计划,与妹妹回家,接受心理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


《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于1951年,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后,美国社会急剧动荡,人心失衡,霍尔德的形象代表了这一时期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的美国青少年,他们玩世不恭、愤世嫉俗,陷入“寻找出口”和“找不到出口”的困境之中,“无奈、彷徨、失措”是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主题。与此同时,美国文学史出现了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作家。以海明威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为代表,他们不满战争,不再相信虚伪的说教,对前途感到迷惘,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沉闷的现实表示消极的抗议。这些作家的作品和写作风格,在艺术上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阅读本书中,塞林格的语言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小说中,霍尔德使用了大量的粗话和俚语,力求贴近青少年的口吻,在给小说的叙事增加一种特别的幽默和风趣同时,更用通俗化的语言反映了战后美国反传统的思想和后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变化的艺术追求。霍尔德几乎给所有事物名字前都加上“混账”二字的评语,如“混账地板”、“混账门”、“混账走廊”、“混账电影”、“我的混账怀里”等。“混账”二字实质代表了他对所处的虚伪的社会的看法与评价,但霍尔德并非真的是地痞式的孩子,这些脏话只是他对自认为假模假式的人所发。在谈及自己的妹妹、已去世的弟弟和偶遇的两个修女时,他都不曾用过脏话,而是充满了诗人般的温情。此外,塞林格把语言的夸张艺术运用到了顶峰,例如“休息室里空荡荡的,发出一股像5000万支熄灭了的雪茄的气味”;“许多学校都已放假了,这儿总有100万个姑娘或坐或立,在等她们的男友”;“电影故事讲的是一对夫妇一生中约莫50万年里的事”。
 小说的名字来源于霍尔德的一个幻想:他总是幻想许多孩子玩耍在一块麦田上,自己整天守在悬崖边,谨防那些孩子不小心失足跌落。“孩子”在霍尔德的心理是纯真美好的代表,霍尔德在幻想中守护着孩子,就像守护着自己内心最后一片不被世俗污染的净土,他在潜意识中仍向往着善良美好的世界。
 故事的最后,霍尔德被送往精神病院进行心理治疗,等待他的结局是继续堕落、自暴自弃;还是幡然醒悟,实现自我成长,作者没有直接点明,而是借霍尔德之口“倒是打算用功,可我怎么知道呢”抛下问题留给读者思考,耐人寻味。


编辑 周楠航

审核 王莉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