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从雨果的《九三年》中看浪漫主义
2022-12-16 15:20 石永婷 

文/石永婷


  浪漫主义不仅是资产阶级封建的民主运动以及民族自觉和解放运动在文化上的反映,它还带来了文学形式和表现内容的全面解放。作为一种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和特定哲学思想基础的文学思潮,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精神、个人主义和批判意识,为以客观现实内容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增加了主观理想,更具艺术性。


  《九三年》是雨果创作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九三年指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 1793 年这个充满暴风骤雨的年代。这一年是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生死大搏斗的一年。法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罢工浪潮风起云涌,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矛盾,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对雨果及其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雨果为了表现出“一个富有史诗意味的斗争年代”,构思了一个动人而充满深刻矛盾的故事。他把故事放在旺岱这血与火残酷的环境里,通过故事中人物激烈的戏剧性冲突,集中表现那个年代尖锐的斗争,主题深刻,引人深思。


图片来自网络


  小说正视现实,批判社会的黑暗,充满反抗、战斗的激情,寄理想于未来,向往新的美好生活,是积极的浪漫主义。在作品中,雨果对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一些实际的描写,将全局的概述与具体事件和人物的特写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小说刻画了巴黎市民的昂扬斗志和乐观精神,反映了公安委员会和革命法庭对反革命分子施行的恐怖专政。作者热情地肯定了国民公会的一切进步措施,如确认公民受教育、劳动和生活的权利,废除奴隶制度,宣称全体公民享有平等和自由权利等。作者描写共和国的部队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在战斗中不怕牺牲,和受苦百姓情同手足,表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


  《九三年》是一部具有史诗般雄壮风格的小说,作者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融入现实主义题材,营造矛盾激烈的环境和塑造叛逆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情节达到强烈的浪漫主义艺术效果。这部小说的全部戏剧冲突都架构于现实和理想的冲突之上,正是这种冲突导致了人物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同时,作品也谴责了外国干涉者和反革命贵族的阴谋活动,揭露了旺岱叛乱的发动性质,批判了布列塔尼农民在封建主义和宗教迷信的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愚昧与落后,因而被保王党利用来煽起反革命内战。雨果通过一支革命部队与旺岱叛军作战的故事,深刻的再现了法国历史上这一重大事件,使我们触摸到了法国大革命的脉搏。


  雨果作为积极的浪漫主义作家,和消极的浪漫主义者不同。他的积极浪漫主义并不逃避现实,而是站在理想的高度,揭露社会的疮疤,描写下层人民的痛苦,提出一些带有社会普遍意义的问题。在创作题材上,雨果已经不再袭用浪漫主义的奇人、奇事、奇境的传统,而是选择了具有重大社会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法国大革命中的旺岱叛乱;在艺术方法上,除了保持鲜明、强烈、正反对照等浪漫主义特色外,还注意塑造了郭文、西尔穆登和朗德纳克等比较现实的形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浪漫主义的艺术方法并不妨碍雨果在某些方面对现实做出精微的刻画,两种艺术方法的融合,不仅丰富和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了作品的积极意义,而且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此外,许多浪漫主义者重视对民歌、童话等民间文学的整理和搜集,在很大程度上保存并发扬了西方文学的民间传统。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广泛从民间传说、神话、童话中撷取题材,极大的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雨果自1859年开始创作的《世纪传说》,就是以圣经故事、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为题材,为现代主义文学题材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编辑 方美川

审核 邓雯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