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反侠义之侠义,反英雄式英雄 ——浅析《鹿鼎记》韦小宝形象
2022-03-27 15:16 黄诗焕 

文/黄诗焕


  金庸先生所著武侠小说共15本,在这金庸先生所构筑的浩浩汤汤的江湖之中,先生曾在《神雕侠侣》中借郭靖之口说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之道。何为侠义,心系国家,匡扶正义,救死扶伤者可谓侠义。他们正直、正义、无私、高尚、重情、专一,能为国家社稷不计个人利益,斩断儿女情长,他们是一个又一个沉重的完美的代名词。然而,在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之中,金庸先生却打造除了一个与我们所熟知的“侠之大者”,列数英雄豪杰之列的郭靖们截然不同的反英雄式形象——韦小宝。韦小宝这个艺术形象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一个另类和异端,他不同于前十几部中的任何一个侠客,但透过文本的深层,我们却又分明地看到了郭靖们的影子,他倾注了金庸先生对武侠文化的反思,是对侠义世界的颠覆与超越。韦小宝的形象在我看来绝非是脱离凡世,空中楼阁式的人物,相反他混迹于世俗,难以捧上英雄神坛,却时时招人喜欢;谄媚庸俗,却处处让人百看不厌。他与英雄相去甚远,与侠义难沾半边。他解构了英雄,却又重塑了侠义,所以成为了后来经久不衰的文学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侠义与英雄的崩塌

  韦小宝出生在妓院,没有父亲,从小生活在鱼龙混杂的妓院,经常穿梭往来于赌场、戏院、茶楼等下流场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看惯了喜新厌旧与弱肉强食。处在这种环境中的韦小宝如果想生存下来,必须学会逢场作戏,见风使舵,久而久之他也就塑造了他八面玲珑、刁钻圆滑的性格。由于韦小宝没有进过学堂,加之母亲又是一个整日生活在丽春院的妓女,他仅有的知识也是从茶馆、戏院中听来的,以致于把“尧舜禹汤”说成“鸟生鱼汤”,把“驷马难追”说成“什么马难追”。因此他生活里就没有匡扶正义、为国为民的概念。韦小宝最大的心愿就是开妓院,是“老子过得几年发了财,在你对面开家丽夏院,左边开家丽秋院,右边也开家丽冬院。抢光你的生意,嫖客一个也不上门,教你喝西北风!”很显然,扶危济贫,驱鞑清满是绝对指望不上这个无恶不作的市井小坏蛋。韦小宝的一生运气极佳,无论身处何地,都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可是我们细想可以知道,每一次的化险为夷,都是多少的谄媚求全、妥协投机换来。出身妓院、不通文墨、贪财好色、玩弄权术的韦小宝形象,无法经得起道德考量。《鹿鼎记》中能称侠者,想罢只有陈近南一人,“平生不始陈近南,纵称英雄也枉然”,然而这位反清复明的英人志士后生遭嫉、惨死同门,相反我们阴险狡诈,逢迎拍马的韦爵爷却混的风生水起,最终腰缠万贯妻妾成群。我们称大宋只手补天,一人守城的大侠郭靖为侠,因为他为国为民,匡扶社稷,心明大义,忠君爱国。然而这一个个侠者英雄所具备的美好品质,韦小宝全部脱节,纵观韦小宝一生,贪财好色世俗圆滑,不讲立场,若是把他置于金庸其他小说,定是成为那个万人唾弃,不得善终的恶徒淫棍,或者是被侠者一掌了结的龙套瘪三,而在《鹿鼎记》里,小宝却成为了位极人臣,逍遥无边的王侯将相。这种小人得志的结局生生地狠狠地打了所有憧憬英雄主义,侠义为上的人一个耳光,这描写的分明就是世风日下,瓦釜雷鸣江湖的黑暗与不堪。我们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独当一面举重若轻是每个人心里的武侠之梦,然而韦小宝却用非武侠,反英雄的方式做到了武侠们难成之事,坐到平凡人奋斗终生都难以企及的座位,虽然方式猥琐,手段恶劣。韦小宝之财尽是敲诈勒索,索要求取而来,韦小宝七位貌美如花的老婆也尽是指配欺骗而来,所以说韦小宝的兴起是对英雄主义,英雄形象的瓦解与颠覆。是对侠义道德的反讽与解构。


二.侠义与英雄的重塑

  既然韦小宝的为人如此恶劣猥琐,我们又为何偏偏对他情有独钟,甚至为他担心,随他心悸呢。韦小宝是小市民的典型,小流氓的代表,但是他坏,却偏还有些善心;他心狠手辣,对兄弟老婆却偏还有些温柔;他撒谎成性,却对所爱之人还偏有些真诚。我想他之所以招人喜欢,就因为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在我们身边,身上还带着点我们影子的人。他贪财却又慷慨,他在宫中敛财受贿,身家百千万,但对太监侍卫们却十分慷慨,不仅赌债可以不追,出手赏银也“最够朋友”;他好色也讲义气,虽贪恋阿琪的美色,但想到她是结义兄弟葛尔丹的情人 时,便放弃了,韦小宝七步送王嫂,因为觉得“总不能太不讲义气”;他圆滑却又真挚,善于溜须拍马,胡说八道,虚与委蛇,然对康熙和师父陈近南 感情却很真挚,不愿意伤害任何一方。韦小宝的身上不再背负反帝爱国的沉重使命,从而使自己步履维艰。相反,他肯定个体利益追求,强调个体生命价值,对自我的未来有着明确的判断,“我这吃饭家伙,还想留下来吃他妈的几十年饭,这家伙 上面还生了一对眼睛,要用来看戏看美女!生了一对耳朵,要用来听说书听曲子,我如想做皇帝,这家伙多半保不住。这一砍下来,什么都是一塌糊涂了”。


  韦小宝复杂立体,他比我们自己更像我们自己。我们会有武侠的梦,会想着去独当一面,力挽狂澜,万人敬仰。可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在那种决断时刻,我们不一定背得起英雄武侠的包袱,所以我们对武侠更多的是仰望与憧憬,我们成不了武侠,成不了英雄,可能不是因为我们吃不了那个苦,而是因为我们放不下太多杂念,做不出决断。一旦民族危机,或者血海深仇,家仇难报,你舍得去穷极一生,放下所有的情、爱、欢、乐,为心中的抱负献生吗?我们衡量英雄的标准,原本就比我们对英雄的期望还要高出很多。我们做不到的,只能够意淫,所以出现了武侠小说,迎合了所有成年人给不起的梦。尽管我们给不起的,大侠们帮我们做了,但我们还是感到了作为大侠,作为英雄的沉重。而韦小宝却大不相同,这个混迹于妓院茶馆的市井小孩儿,身上体现出的,完全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思维方式,他锱铢必较,却因此快意恩仇,让人大快人心;他行事委蛇圆滑,像我们平时的生活,无论对谁都是小心翼翼;他小人之心,却因此对坏人更加心狠手辣,没有了英雄侠客不必要的迂腐的宅心仁厚;他无才无艺,却天生机灵伶俐,讨人欢喜。他虽然行事无边无际,心中却一直有着善良的底线,在关键时刻可以拒绝伤害朋友的诱惑;他虽然世故圆滑,但是却有着侠义的心肠与正直的是非观念,对正直正义的天地会慷慨捐助,却对邪恶荒乱的神龙教心生抵制。所以韦小宝的身上具备了成为了武侠的基本雏形,他有着侠之大者的基本美好品质,只不过他没有行用武侠行侠仗义的“标准方式”,他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另类的侠者,一个平凡又市井的小人物英雄形象。他最后做成了如日中天,权倾朝野的鹿鼎公,但是他心里还是那个鬼灵精怪心存善念的小桂子。做英雄,又何必把包袱压在自己身上压得那么重,韦小宝就是一个摒弃了英雄包袱、大侠包袱的“英雄”。“武侠”被消解,“现实”被重塑,我们却看到韦小宝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文学形象,一个另类的反英雄反武侠的英雄形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从英雄到反英雄的转变

  有人这样分析金庸先生《鹿鼎记》大侠英雄风格的转变,“韦小宝形象的出现可以是并不是偶然,他是金庸先生通过十四年的武侠小说创作,不断累积经验,探索各类武林豪杰的人格和心理特征,对英雄与世俗的界定有了新的感悟后的产物,这表现为韦小宝在先生笔下以一个走下英雄神坛的非传统式英雄的面貌出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韦小宝是先生超越自身武侠英雄创作的标志,是先生对英雄和俗世融合的全新理解和演绎。”金庸先生笔下人物风格的转变,与先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必不可分。早年的先生,年轻、热血,像是早年的郭靖,牛犊一般,无畏于东邪西毒,弯弓射雕、逐马过原,骨子里还有对国家、对人民、对情义的本真式理解和憧憬,像是二十岁的我们,执着、率真。那样的思想背景下,先生笔下的英雄也同样热血、有情有义、为国为民。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少年时的单纯渐渐被打磨地圆滑与光亮。成年人除了要保留情义,更要保护好自己。成年的标志不是自己哪方面得到了提高,而是变得复杂了。这样的变化便反映在了先生的最后这部武侠小说《鹿鼎记》里。韦小宝精于人情世故,擅长逢迎拍马,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化解危机。他无厘头和谄媚的世俗嘴脸常常令人捧腹,但读者和观众又往往被他的机智所折服,这样崩塌的英雄形象却为大众所喜爱,其实正是先生对此英雄形象的重构,也是英雄自己的成长。


   同时,这部书里所描写的社会环境同样值得深思。小说人物活动范围广泛,涉足妓院、天地会、沐王府、寺庙、神龙教甚至异域俄邦等诸多地方,但处处不堪,也惟其不堪,长袖善舞的韦小宝才会成为“鹿鼎公”“青木堂主”“白龙 使”。皇宫和官场的尔虞我诈、贪污腐败、阿谀奉承随着韦小宝所行一一展露;天地会和沐王府虽共同致力于反清复明大业,却各存异心、争权夺利;神龙教颠上倒下、溜须拍马、专制集权,个人崇拜比皇宫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对当时内地“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中的不正风气的虚笔影射。作者借韦小宝的人生行迹和机遇,表现了清代社会从妓院到皇宫,从江湖到庙堂,人人善于虚与委蛇,事事考虑一己私利的社会真实风气。


  韦小宝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武侠小说“宁可无武,不可无侠”的理念,这个无武也无侠的市井混混风生水起,而他的师傅,英雄中的英雄陈近南,却不得善终,成为了迂腐的化身。一对比我们看出的是侠客形象的终结是金庸先生对“侠客” 存在价值的放弃,也是对侠客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种否定。先生用韦小宝这一反侠形象的真实性彻底捏碎了“大侠”们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亲手抹杀了自己一点一点绘制的成人童话。韦小宝成为了反英雄式的英雄,诠释了反侠义之侠义。


编辑 王莉丹

审核 林爱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