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论《庄子》中的庄惠关系
2021-05-16 14:58 杨慧珍 

文/杨慧珍

        庄惠关系顾名思义即庄子与惠子的关系,在《庄子》一书中,共有八处写到了惠子,分别存在于《逍遥游》、《德充符、《秋水》、《至乐》、《徐无鬼》、《外物》、《寓言》、《天下》这八篇之中。这八篇除《天下》篇是对惠子学说的评价外,其余七篇都是以庄子与惠子的谈话的形式来描写的。通过八篇有关庄子与惠子的故事,毋庸置疑,庄子和惠子是好朋友,他们时常一起对某个问题进行辩论,但庄子和惠子却并不是知己,所谓知己,顾名思义是了解、理解、赏识自己的人,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更常指懂你自己的挚友或密友,一生难求的朋友,同时也是友情的最高境界。那为什么说庄子和惠子不能算知己只能算是好朋友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庄子与惠子的辩论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两者相爱相杀的一面,在《逍遥游》中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惠子与庄子说:“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间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用拙于大矣。……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游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个故事叙述的是魏王给了惠子一种大葫芦的种子,惠子把种子种上,种子长成之后,里面的种子很重,用来盛水,它太沉了不能堆立起来,把它剖开,又觉得太大了没有什么东西可盛。于是惠子就将它打破了。庄子对惠子说:“先生原来对于利用大的东西太拙笨了啊。在《至乐》篇中,说道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去吊唁,看见庄子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认为庄子这样做太过分了,但庄子却说: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在《寓言》篇中,庄子与惠子探讨孔子,在讨论中庄子对惠子说:已乎!已乎!吾且不得及彼乎!从这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交情很深,他们跟天下所有的好朋友一样,会把自己的事情分享给对方,会调侃对方。说到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难免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故事如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已;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濠上也。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故事加之上面三则故事,我们似乎能够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与好朋友的影子,尤其是从鱼之乐的争辩中,在旁人看来,这场争辩该是到惠子说完就结束了,惠子本来已经打算结束了,但庄子有一种不服输的感觉,非要鸡蛋里挑骨头,非要让自己赢,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自己的好朋友争论一件事情的时候一样。此外,在《徐无鬼》中,讲到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是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吾无言之矣!’”。庄子之所以讲运斤成风这个故事,是因为他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惠子,借这个故事中的匠石和他的好朋友来表达自己对惠子的无限怀念与思念。因此,惠子和庄子不仅是争辩中的好辩友,更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但两人却并非知己,主要是两人的思想境界与思维方式存在着差距与差异,惠子是活跃于政治舞台的人,他的思想更贴近于当时的社会实际,而庄子向往的是一种自由、逍遥的状态。在《秋水》篇中讲到惠子当上了梁国的宰相,庄子去探望他,但是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欲代子相。惠子听完便害怕的在整个梁国搜寻庄子,整整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他的时候向他讲了一个有关鹓鶵鸟的故事,并对惠子说: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由此可见惠子与庄子的人生追求的不同,惠子在内心深处对庄子还是存有芥蒂,仅仅凭别人的一句话就三天三夜在整个梁国搜寻庄子,以防他抢占自己的相位。此外,文中两处提到惠子认为庄子之言无用。在《逍遥游》中,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在《外物》篇中,惠子又一次对庄子说:子言无用。从这可以看出惠子对庄子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并不十分了解,对庄子的言论也并不赞同,惠子之所以认为庄子之言无用是因为他的身份与追求,惠子追求的是仕途,因此,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上看,他认为庄子的言论是无用的。而庄子作为道家的代表人物,从他拒绝楚王的事件上可以看出他与惠子的不同,庄子在思想境界上是孤独的,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从庄周梦蝶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庄子已经开始自娱自乐了,自娱自乐一词本身具有一份孤独与凄凉之感,于普通人而言,它是孤独的代名词,于庄子而言,它是一份诗意的孤独,似乎带着一种淡淡的快乐之感,由此可见庄子并不孤独,他可以与万物交流、可以与内心深处的自己交流,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获取快乐源泉。

          庄子与惠子的故事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一诗句颇为贴合。自古以来,人们就常说:人生得一知己可矣!但鲜少有人能觅到知音,因此,孤独是人生常态也被人们常挂在嘴边。过去常常以为像庄子这样的有很多人尊敬与崇拜的人是不会感到孤独的,但读完《庄子》之后,才发现正是这样的圣人才更显得孤独,平凡人的孤独常常是浅层的孤独,而圣人们的孤独却是思想境界上的孤独。就庄子与惠子而言,惠子也是文学史上具有地位一位思想家、政治家,就常人而言,他的思想境界已比很多人都要高了,但就连惠子也不能企及庄子的思想境界。虽说两人在思想境界上不能达成一致,但两人的友谊也是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编辑/王莉丹·

审核/甘友彬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