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去除精神枷锁——读《庄子•内篇》有感
2020-09-28 14:51 公浩然 

/公浩然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沐,宋国人,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创立了庄学,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著书《庄子》即《南华真经》是他留给后世的瑰宝,同《老子》、《周易》合称为“三玄”,书中记录了庄子的人生哲学,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他超然脱俗的见解,给世人以“顿悟”般的启迪。


《庄子•内篇》是《庄子》中的第一部分,共七篇,分别是:《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和《应帝王》。《内篇》虽短,但也包罗万象,囊括了庄子对于儒学、百家争鸣等的批判哲学、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法思想、人生的方法论和庄子理想的人生状态等内容。庄子的生活境界是绝对自由的,从身体到身外之物到精神,他都追求一种“境界性”、“超脱现实”的无拘束,只有这样“极端”的要求下,他才能够达到他理想中的最高境界——即为“逍遥”而“无所待”,唯有如此他才能够晋升为自己划分人格的最高级形态——“真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勿以自我为中心


《齐物论》中,颜成子问南郭子綦他凭案而坐的神情为何同之前相异,南郭子綦答曰:“今者吾丧我”,陈鼓应的《庄子今注今译》中,对其做注:“吾丧我:摒弃我见。丧我的我,指偏执的。吾,指真我。”可见南郭子綦排除己见后,便可以进入了“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的境界。倘若一直以自我为中心,必然会给自己带来束缚,就如同《齐物论》中的尧,因为周边的三个小国终日无法释然而惴惴不安。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的还有庄子的批判哲学,在《齐物论》中庄子对百家争鸣的现象进行了批判,庄子这样描述百家争鸣的现象,“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庄子认为各类学派在一起争论不休,品评高低,其实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斤斤计较,背后的学说也只不过是“小知”罢了。他们争论的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如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意思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以开放之心灵容纳不同,同其他学说争论不休,是给自己施加枷锁,到头来只是被役使,无法寻求真我的俗人。


《齐物论》中曾给人分过两次类,一是根据人智识的终极,也就是人对于宇宙初始的看法进行划分。有人认为宇宙初始并不存在万物;次一等的人认为宇宙初始已存万物,但是万物无分界域;再次一等的人认为宇宙初始已有万物且万物有明显分界。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划分的同时,也是“道”被层层盘剥亏损的过程。越低等的人,道在他那里便亏损的越多。二是对圣人同众人的划分。圣人对于天地之外的事“存而不议”,对于天地之内的事“论而不议”;众人则不分天地内外之事只管喋喋不休,大发议论争辩是非。结果则是圣人默默获得了对于事物的正确认识,而众人则因为偏见而永不能得到真知。


争论与显智是没有意义的,事物具有相对性和流变性,万物皆可自由转化,不分彼此,无论对错。心智茅塞不通而存有偏见的人只会将作茧自缚,不会求得真理,只会损“道”且损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死生一如


《庄子·内篇》中经常可以发现“生”、“死”的字眼,生和死自古以来便是带有凝重的意味哲学话题,在庄子的笔下却总是带着轻松、释然的情感出现。妻子去世庄子鼓盆而歌和秦失吊老聃的故事,让我们惊诧于庄子几乎无情的生死观同时对他达到的境界感到惊叹。在庄子看来,生和死本来就是同一件事,“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也。”。对于生和死,庄子有着很形象的认识,他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生和死就像是白天和黑夜,二者交替出现,只不过是一件事情的两个不同阶段罢了。在《大宗师》中庄子为了进一步阐述生死的自然之理,这样说道:“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以身上生出毒瘤和毒瘤的溃破比喻生死,再次以形象的举例向世人证明了生来死归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唯有安然面对,才能游于天地之间,得到解放。庄子的生死观主要是要让人们超脱死亡的束缚,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永生与不灭。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庄子的“物化”说,人处于物化状态时“生死亦相融相摄而无死生之别,如此生时则安于生,死时即安于死。”。《齐物论》中庄周梦蝶的故事就是物化的体现。庄周梦中梦到自己变成蝴蝶,而无法感受到为人的自身,等到庄周醒来虽然记得自己梦中成蝶,但却再也无法找回梦中为蝶的感觉。庄周自身化蝶的物化过程使庄周意识到,“我”似乎不属于庄周也不属于蝶,“我”就是“我”,可以依赖于万物也可以独立存在。“我”和“万物”实际是一体的,“我”即是“万物”,“万物”皆可化“我”。“在这一点上,生与死是一致的。生死转化都将有一个‘我’,俗世之人乐生恶死,只知道此生之‘我’,而不知来生亦有‘我’,万化皆有‘我’,虽非一‘我’,然‘我’不息也。”


但庄子的生死观绝不只是要让人们明白死生如一的关系那么简单,如何让人们基于此找到安身立命的正确方法才是庄子最终的目的。《大宗师》中说到:“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万化而未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生死不可避免,有生便会死,若想跳出这个限制只能把自己寄存于天地万物之间,让自己随万物流动变化。如此尚可逃脱亡失的境地,与大道共生共存。“庄子认为生命的本真即是‘道’。‘道’最初指人所行走的路,后引申为规则、原则,带有规律性的意义。”故获得“道”的过程其实就是因顺自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自然而然会寻到安身立命的正确法则。做到这些的人,已然超脱了生死的困扰,更不要说为名利而苦恼。他们的心灵开放而自在,无所羁绊地通向广大的外境。


庄子通过以上论述向后人表明:除去以自我为中心的枷锁是求得真理的开端,而“死生如一”则使人真正逃脱亡失的境地与道共存。反观现在,这也必将对我们如何去除精神枷锁产生极大启发。


编辑 甘友彬

审核 吴春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