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浅析《围城》的艺术魅力
2022-05-29 14:49 姚金媛 

文/姚金媛

  

  提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首先会想到的是它在文学史上的另外一个名字“现代版的新儒林外史”,钱钟书先生擅长通过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来塑造出一批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全书贯穿着别具一格的辛辣讽刺艺术,深入浅出的表达人生哲理,从多方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愈读愈有味道。笔者认为《围城》这本书有四大精妙之处:


一、构思精巧


  初读《围城》时,我竟觉得这本小说的情节暗淡、线索不明晰,整本书是由零零散散的情节拼凑出来的,如流水账一般平铺直叙,无法触动我的心灵。


  同一本书,读了五次。重读《围城》时,我不禁为当初自己的浅薄无知感到羞愧,我惊诧于钱钟书先生对于文章谋篇布局的敏感性,每一个看似漫不经心的情节都在发挥着它该有的作用,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构造出一个真实地反映人性的世界。


  《围城》这篇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叫方鸿渐的年轻人从国外留学归来之后两年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它大概能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方鸿渐留洋归来,在回国途中与两位名媛产生的感情纠葛;第二阶段是方鸿渐去到三闾大学当副教授的过程,其中他与其他四位旅伴的赶路历程写得尤其详细;第三阶段写了方鸿渐在三闾大学的所见所闻所感,着重写了学校里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勾心斗角,讽刺了文化圈的腐朽和堕落;第四阶段主要写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生活。总而言之,这四大阶段各有各的精彩和亮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钱钟书先生高超的写作技巧。


二、语言精妙


  “情节琐碎的书,必然要有绝佳的言语表达,才能成为一本成功的作品。”书里的精彩语言和幽默对话无不彰显着钱钟书先生深厚的语言功底。读《围城》,不能只注重情节而忽视书中的言语表达,而我已经深深地折服于其精妙的语言艺术。


  钱钟书先生对每个角色的神态和语言都进行了非常细腻的描写,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把握的非常到位。比如他写苏小姐看到方鸿渐对表妹唐晓芙大献殷勤,心里很吃醋,就私下悄悄的造谣,称表妹“人小鬼大,抓着一把男朋友在手上玩呢”,小说中苏小姐理想的自己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却因为对方鸿渐喜欢得紧,而不惜通过造谣这种不堪的手段来使方鸿渐放弃对唐晓芙的喜欢,可见再理智的女人面对爱情也不可避免的失去理智;我对书中描述方鸿渐看唐小姐给他的回信时的表现记忆非常深刻,书中写道:“他第一次收到唐小姐的信,临睡前把信看一遍,搁在枕边,中夜一醒,就打开电灯看信,看完关灯躺好,想想里面的话,忍不住又开灯再看一遍。”此时的唐小姐并不喜欢方鸿渐,所以她给他的回信也绝不是充满甜言蜜语的,或许只是一封普普通通的信,信的内容是普通的,但它的意义却是不凡的--它出自他喜欢的女孩之手,所以他才会满怀欢喜的反反复复、小心翼翼的看这封信,短短的一封信却能一晚上连看三次,可见此时的方鸿渐是真的非常喜欢唐晓芙的;唐晓芙在与方鸿渐争执时所说的一番话也深深地触动着我,她说:“方先生的过去太丰富了,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在他碰到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无量。”此时的唐晓芙才二十来岁,她所期待的爱情是纯洁的、独一无二的,不可否认的是---她眼中的爱情是很理想化的。或许她对方鸿渐是有好感和情愫的,但得知了方鸿渐的过去后,她选择逃避和压抑内心的悸动,决绝而又无情的拒绝了方鸿渐,这一番话也预示着两人今后的分别和错过,两人的爱情观大不相同,他们就如同两条平行的直线,永远也无法相交;被拒绝后的方鸿渐是绝望的,他说“你说的对,我是个骗子,我不敢再辩解,以后绝不来讨厌了。”此时的方鸿渐心中已然是万念俱灰,不愿再做任何的辩解,不愿再争取一分一毫,这样的方鸿渐很难让人不心疼;书中对唐小姐与他告别后的心理描写更让人感到惋惜和遗憾,“她回到卧室去,适才的盛气全消灭了,疲乏懊恼。”、“她忙到窗口一望,果然鸿渐背马路在斜对面人家的篱笆外站着风雨里的雨线像水鞭子正抽他漠无反应的身体。她看的心溶化成苦水,想一分钟后他再不走,一定不顾笑话,叫用人请她回来,这一分钟好长,她等不及了,正要吩咐用人,鸿渐忽然回过脸来,抖抖身子,转头离开了。”其实不难看出,此时的唐小姐已经渐渐爱上了方鸿渐,可她对爱情的倔强不允许自己作出回应,她的内心是矛盾的,假如方鸿渐再多呆一分钟,结局或许就不一样了,这一段写得真是让人揪心。此时的方鸿渐确实很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们可以把他失恋的惨状理解为还债的体现,是对他之前所做的不厚道不老实的事的集中清算和集中爆发,如买假学历哄骗他人、与苏小姐当断不断等,所以说命运中所有的馈赠都是暗中标好了价格的,方鸿渐对于唐小姐的喜欢是他为数不多的最真诚的时刻之一,而这真诚也因他早前所欠下的债而不得善终......


三、比喻精妙


  《围城》里存在着大量精妙的比喻句,我深深的折服于钱钟书先生对于文字的敏锐程度,书中的每一个比喻都煞费苦心,工于精妙。他往往涉笔成趣,让那些锋利而隽永的巧喻脱口而出。


  书中这样描写方鸿渐的文凭:“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的那片树叶的作用,可以遮羞包丑。”将这张文凭比作“遮羞布”看似荒唐,但细细一想,却又与方鸿渐这一人物形象十分贴切,方鸿渐并不在意学历,他之所以买假学历只是为了掩盖他留学几年的不学无术,只是为了哄骗他的父亲和老丈人;方鸿渐回国后的第二天就回到了他的老家无锡,他的父亲带着很多亲戚来迎接他,还有小报记者给他照相,书中对于照相这一场景的描写十分有趣,“他被人抓着胳膊,然后一脸的惊愕......宛如小偷给人抓住的摄影”这个比喻非常的生动,“小偷”一词暗讽方鸿渐的文凭是偷来的,写出了方鸿渐面对众人对自己假文凭的追捧的窘迫和羞耻;书中对褚慎明将自己创作的诗分发给众人看时的心理活动的描述也十分精彩:“他在等待着他们的恭维,同时知道这恭维不会满足自己,仿佛鸦片瘾发的时候只找到一包香烟的心理。”他写诗好像只是为了得到他人的恭维,把种心理比作“鸦片瘾”或许听起来有些荒唐,却能够很好地将褚慎明虚荣、沽名钓誉的人物缺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真是令人不得不折服;而方鸿渐被唐小姐拒绝后的反应也很难让人不心疼,书中这样写道:“鸿渐仿佛通电似的发麻......好比头脑里蒙上一层油纸,她的话雨点似的渗不进去,可是油纸震颤着雨打的重量”、“他听到最后一句话,绝望的明白,抬起头来,两眼是泪,像大孩子挨了打骂咽泪入心的脸......唐小姐看得鼻子都酸了”。方鸿渐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拒绝了苏小姐就可以向唐小姐求婚了,可现实却给了他狠狠的一耳光,心爱的女孩毫不留情的拒绝了他,这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方鸿渐内心的麻木、不堪以及深深的绝望,让人头皮发麻;后来赵辛楣去参加苏小姐的婚礼时看到了唐小姐,和方鸿渐提了一嘴,勾起了方鸿渐的痛苦回忆,书中写道:“今晚的睡眠也像唐晓芙一样不可追求”这个比喻写得非常传神,因为深爱过,纵使不再见面,但只要一提起与她相关的事还是会感到心痛、愁闷,整夜都难以入睡;书中对李先生在偷听到苏州寡妇和她用人发生关系后的反应的描写也十分生动,书上写道“李先生在门外听见了,心里酸得像绞汁的青梅”这比喻很神,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酸了”,钱钟书先生居然提前七十年预见了我们现在流行的语言,他的比喻不仅仅生动,还具有令人大感震惊的前沿性。


四、讽刺辛辣


  钱钟书先生站在一定高度俯瞰人生,能够穿透种种表象,直达人性和灵魂深处,并能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地一一刻画展示出来,给人以启迪。我真的很惊诧,惊诧于钱先生居然有这种洞若观火的本事:对人性的理解,对人情百态的观察,细腻和深刻得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书中提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国内形式异常严峻,急需大量人才,与此同时,一大批留学生踏上回国的旅程。钱钟书先是极尽其能的讽刺了一番这一船的留学生,书中这样写道:“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愁无处寄托,不知哪里来了两幅麻将。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味,并且适合世界潮流,妙的很。”这些留学生口口声声说自己迫切的想要报效祖国,却沉溺于玩乐,反讽意味极其明显;方鸿渐到了欧洲之后,四年之内换了三个大学,什么也没学会,也拿不到学历,与其说是留学,还不如说是公费游学,在他父母和老丈人的百般催促之下,他只好买学历来哄骗他们,他跟一个爱尔兰骗子之间来回通信,骗子说美国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只需寄一万字论文附缴美金五百元即可获得。方鸿渐知道他是个骗子,但还是有来有回的讨价还价,最后花了三十美元,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并回信骂了骗子一顿,还多寄了十美元来羞辱他。钱钟书在书中将其戏称为“这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以来唯一的胜利。”方鸿渐不学无术,只会耍些小聪明,“胜利”二字更体现了作者对他的不加掩饰的嘲讽和批判;钱钟书在书中还对哲学家褚慎明和诗人董斜阳大加讽刺,尤其是褚慎明,他用了一页多的篇幅来讽刺褚慎明,书中将褚慎明描述为“躬背高额,大眼睛,苍白脸,带着夹鼻金丝眼镜,穿的西装袖口遮住手指,光光的脸,没胡子每皱纹,看起来却像个老人”的邋遢之人,说他“自小负有神童之名,但有人说他神经病”,还不远万里写信恭维外国哲学家,并拿着那三十四封回信到处招摇卖弄,是个实实在在的神经病。书里还暗讽他是个好色之徒,虽然他的女人缘很差,但他却为自己辩解,自认为自己清高和不近女色,但是苏小姐出现之后,他就一个劲的盯着苏小姐看,还借着酒胆说出垂涎苏小姐的话,根本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好色的伪君子;而与褚慎明相比,钱钟书对于董斜阳的讽刺和批评就显得温柔了些,书中将他描述为“一个气概高扬,鼻子直而高,侧望像脸上斜搁了一张梯颈下打的领结饱满齐整得使鸿渐绝望的企羡”的人物,而他嘴上却说着“新诗不能和旧诗相比”之类的话,他的确是瞧不起新诗的,书中还借方鸿渐之口写道:“方鸿渐闻所未闻,只奇怪这样一个英年洋派的人,何以口气活像遗少,也许是学同光体诗的缘故”,可见他在钱钟书的笔下是迂腐晦涩的,所以钱钟书不仅仅批判新诗,也批判旧诗;方鸿渐的父亲方老先生也是钱钟书先生的批判讽刺对象之一,书中写这老爷子突然对突然对艺术产生了兴趣,竟然看《镜花缘》学医术,还给自己的儿媳妇开了张方子——“每天两次,每次豆腐皮一张,不要切碎,酱油麻油冲汤吞服,豆腐皮是滑的,麻油也是滑的,在胎里的孩子胞衣滑了,容易下地,将来不致滑产。”看到这真的是又好气又好笑,怀孕生产事关人命,而他却轻易地将《镜花缘》这本奇闻小说里看到的奇方给儿媳妇用,真是愚昧又荒唐。


  值得一提的是,《围城》的战争背景在书中很少被提及,这一故事发生在1937年的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全面抗战刚刚开始,但是在《围城》中却很少出现“抗战”画面的一些描述,这也是很多人批评《围城》的原因之一。这本书可以算是战时文学,是1944到1946年写的,此时抗战胜利不久,写内容的是1937到1939 年所发生的事情,此时抗战刚开始,从常理出发,书中应该要描写很多有关抗日的事件,但事实与此相反,书中对于抗战的描写少之又少,几乎没有提到战争,所以有很多人针对这一点提出了批评,并将其与俄国和美国的一些战时文学做对比,认为这本书表达的方向和侧重点出现了错误。关于这个问题,钱钟书先生也在1979年说过自己是想把《围城》的战争写出“既遥远又无处不在”的感觉,就像简·奥斯汀小说里描述战争的感觉。而与《围城》同一时期出现的《四世同堂》满篇都是在描写沦陷区人民饱受战争苦难的心酸血泪,字里行间都是亡国惨,将这两本书对照着来看,就愈能体会到两者之间的差距之大,给人以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围城》的结尾用老旧的慢钟,点出人生的悲喜无常: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人生亦是如此,从一座围城到另一座围城。


编辑:姚金媛

审核:唐彩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