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病床上的故乡之旅——《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2020-12-07 14:48 王莉丹 

文/王莉丹


  或许因为生在温婉柔和的南方,从未见过北方黄土高原上的苍凉壮阔的我,一翻开这本书,就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那里的景迷人,一道道黄色的山梁绵延不断,或许在某个山坡上,还能碰见几个探出的小脑袋瓜,或是山羊,或是狐狸,不一会儿又跑了。那里的人不论是砍柴、挑粪都要唱着热情质朴的民歌“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那里的牛也和成了精一样的,自己有自己的性格,还会和你耍小心眼…这里是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就是清平湾。


图片来自网络


  “我”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么一个美好的地方,书中的“我”并不生在清平湾,只是在插队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清平湾喂过两年的牛。本来,知识青年是得在地里干活的,但是“我”病倒了,腰腿疼得厉害,只能在土炕上躺着,善良的陕北乡亲们心疼“我”,便只给“我”安排了比较轻松的工作——放牛。在牛棚里“我”还有一个伴,外号“破老汉”,于是“我”就开始了放牛的生活。


  放牛的日子是快乐的。夏天放牛时时要和牛“斗智斗勇”,提防着哪个狡猾的家伙偷吃了禾苗。秋天可以享受山中的美景,看半崖的小灌木叶子变红,杜梨树的叶子变黄,酸枣树缀满小酸枣,看田鼠打洞,看野鸡乱跳…山沟里又泉水,渴了就喝,热了就脱个精光,洗一通。生活好不惬意。


  放牛的日子里也隐藏着淡淡的悲伤。清平湾是个穷山穷水的穷地方,挑粪、砍柴、挑水、打窑洞全靠自己做,但仍要时常要挨饿。吃的难,烧的也难,人们有时为了一把小柴,时常要爬上很高很陡的悬崖。做的很多,回报却极少,正所谓“受的牛马苦,吃的猪狗饭”。破老汉的儿子因为破老汉没有给医生“好处”而耽误治疗,悲惨死去。连当初勤勤恳恳为人们工作一辈子的老黑牛,也逃不了被杀被吃的命运。


  “我”是谁?“我”其实就是史铁生本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这部小说创作于1982年,即史铁生结束知青生活回城的十年后。在小说中,能看见许多作者的影子的,比如说故事中的我腿脚不好,后来又腿部肌肉萎缩;故事中的主人公最后也回到了北京生活。史铁生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说“创作清平湾是因为病着,因为真心想念。”虽然在清平湾的日子快乐与悲伤并存着,但因为久病在床,孤独与寂寞的侵袭,让过去在清平湾的哀与乐全部都成了珍贵的回忆。史铁生在怀念中寻找安慰,在病榻上寻找生命的意义。怀念着陕北农民们的朴实、忠厚、热情即他们对生活乐观积极的态度,感谢着他们当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照。正是这些人性的闪光点成为了史铁生活下去的精神动力;让他在病魔中寻找生命的明朗与欢乐。


编辑 曾婧华

审核 吴春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