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从影子里窥探——读《呼兰河传》有感
2020-02-15 14:44 孙瑞扬 

文/孙瑞扬


  引子:《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来源于百度百科


  萧红这个名字,对于我这个生活在现代、且长期被网络小说所充斥的人来讲,是不大熟悉的。唯一的印象是在七年级时学过一篇《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茫然地看着作者那栏写着萧红二字,一是尚且年幼,二是注意力全在鲁迅先生上,就连那课后的练习也全是关于鲁迅先生的,所以当时觉着名字好听以外就再也没有深究的欲望了。后来在大学课堂上,看到那投影出来的萧红二字,便又提起了记忆。于是我便去查了萧红先生的简介,合上电脑后心情复杂,许久不能自已。


  一身才华,却一生悲苦,一生飘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童年时受到父亲的暴虐,青年时遭遇爱情的背叛与流落街头的坎坷,爱戴之人与所爱之人接连离去,中年时含泪离世。


  “我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路似的……”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在发出最后的控诉后,萧红在1942年带着无尽的怅恨离开人世,年仅31岁。


  她就像一朵遭尽风刮雨打却依旧在为这个世界散布清香的昙花,纵使花瓣已经破败不堪,但那土里的根依旧倔强。


  就好像她在《呼兰河传》里写道:“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时自古也是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


  萧红先生那自然的结果并不是一声不响离开这人间的世界的,她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令后辈惊叹的著作《呼兰河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像那20世纪的惊雷,打在21世纪的我的内心深处。


  《呼兰河传》是一部自传性质的小说,描写的是萧红先生的童年生活之地——呼兰河城的平凡琐碎的乡村生活的故事,正如茅盾先生评价《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是的,在初读这部小说时,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读叙事性质的散文,平实的语言,细致的描写,甚至于写人写事都透出满满的纪实感。


  也许是我无法体会那年代的悲惨生活,也可能因为南方人的原因无法体会到北方的风俗习惯,也因为到底是网络小说阅读多了,《呼兰河传》给我的第一印象竟是晦涩难懂。


  从第一章到第二章都是在描写着呼兰河的自然气候、人文风俗,行为习惯,能够引起我这个南方人共鸣的地方很少,除了城里人们对待那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那道不明的看热闹捡便宜的态度,以及对卖豆芽菜的女子的表面同情和内心冷漠,就像呼兰河一年四季冬季居多,人心仿佛也被冻住了,思想仿佛也是一成不变的,极其讽刺。


  “她仍是平平静静地活着。”


  “但是一哭完,仍是得回家去吃饭、睡觉、卖豆芽菜。”


  即使生活再艰难,呼兰河的人们依旧平静地活着。


  “阴间是完全和阳间一样,一模一样的。”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就连呼兰河的河灯、跳大神等盛举,都是为了鬼而非人做的。呼兰河的人们活在悲哀之中,就像是活在影子里,鬼的影子。


  前两章无论是描写还是叙事都充满了悲戚的氛围,看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就算不是呼兰河人,也被这愚昧无知的思想所震撼与愤慨。或许我该庆幸自己不是呼兰河人。


  但是真正让我感到欢喜、震撼与感动的是第三章,这也是本书最令人欣赏的一处,萧红先生的描写语言水准与人物刻画手法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来呼兰河城里也有如此美丽的景象!萧红先生的后花园就像鲁迅先生的百草园,在那个命运多舛、苦难连连的年代里,与外边虚伪封建迷信的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是那无处安放情感与无邪的童真的寄托,也是本书唯一充满亮色基调的一处。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在那个封建愚昧、贫困潦倒的年代,能够拥有这样一座后花园,是一件极其幸福又令人羡慕的一件事!而把这后花园打理得那么好的人自然也不失为那个年代的善良富有童心的人,就像那无尽黑夜里的明星,指引着童年时的“我”,那个人便是“我”的祖父。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一样。”


  祖父从不强制要求“我”做任何事,耐心地开导调皮的“我”,满足“我”对这个世界的无限好奇,给予“我”一段欢乐的后花园探索时光……


  祖父这个形象在“我”的童年里扮演着指引者、陪伴者。如果没有祖父,那么“我”的童年时光便是灰暗与不完整的。


  可是,在呼兰河城里,不幸总是伴随着,就像影子一样。无论你走到哪里,或者遇到什么人。


  在第四章里,“我”家变得冷清、荒凉、寂寞。


  “我家是荒凉的。”


  “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


  “那怕就是到了正午,也仍是静悄悄的。”


  似乎就在一瞬间,物是人非。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是的人们似乎已经对生死习以为常,他们仍旧努力而平静的活着。我不知道文中的祖父是否为祖母的死去而难过,我只知道一个曾经热爱自然的人,终究也是逃不过命运与死亡的追捕。


  到了后面几章,就是对团圆媳妇、二伯、冯歪嘴子三个人物的描述。三个人物各自看似不同的命运,实则都是对那个社会冷漠残酷无情的控诉。


  团圆媳妇由天真活泼的少女到任人殴打谩骂折磨到死,无法想象的残忍与震撼,却又是代表了旧社会的大多数妇女地位与遭遇,让人看起来如此压抑。


  “唯独打着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都没有,她又不能跑掉,她又不能丢了。”


  连猪都不如,气愤至极,阅读至此,为其愚昧与冷漠感到愤懑与无语。这也许就是落后的国家,愚昧的人民造就的一个始终处在影子里的时代,造就了卑微低贱的女性地位。


  而性格多变复杂的二伯,处在矛盾之中,处在悲惨之中,劳碌一生却居无定所,害怕与愤怒别人提起自己的痛苦,却又在嘲笑着别人的痛苦。就像是那镜中人,自己无情地嘲笑着自己。二伯代表的是无依无靠的一个社会底层阶级,在那个无情的时代苟延残喘。


  而冯歪嘴子却又是个敢于打破封建束缚的人物,他有一颗追求王大姑娘的心,在王大姑娘死后,尽管遭受着白眼与蜚语,他依旧带着孩子平静而坚强地活着。萧红先生将其放在最后,大概用意是让当时的人们鼓起勇气,冲破镣铐,忽视偏见,战胜自己,战胜那个无情的社会。


  是啊,人总是需要勇气来生活,需要勇气来战胜自己的影子。


  本书阅完,回味无穷,时隔几日,意蕴犹在。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的确,萧红先生写的这些故事不幽美,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没有刻意安排的巧合。但是却用最朴实的语言,细致入微的描写,恰当的人物刻画,给我们无尽的想象力,去跟随祖父探索后花园,去为团圆媳妇鸣不平,引发我们对人最终命运的思考。那些故事虽像是在肉里刻字一般令人生疼,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时代不一样了,我们处在最幸福的年代,我们现在不用再担心落得二伯一样的下场,我们该庆幸自己有把握自己命运的机会。


  如果你有机会,请一定要阅读这本书,因为它能给你一面镜子,让你窥探旧社会的世界的荒谬;因为它能让你深思,当时人们对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无奈;因为它能让你感恩,感恩现在的安逸生活。


  不知道萧红先生看见如今的生活,又会写出怎样的呼兰河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了,就像从影子里窥探,只知黑白对错。

  

  注:以上引用皆来源于《呼兰河传》与网上搜阅萧红先生语录


编辑 孙瑞扬


审核 陈阳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