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比较文学的危机与新变 ——评《比较文学批评导论》
2023-05-08 12:13 梁正杰 

文/梁正杰


[内容摘要]《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以导论为题对比较文学各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介绍得面面俱到并提出了自己的展望,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在输出理论的同时也不乏精准的例证使人读来不会觉得乏味抽象。本书全书共分为导言和七个章节,导言部分对“比较文学”这个名词进行了阐释对其源流进行了梳理,随后引出了西方比较文学的新发展,即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第三世界国家比较文学的兴起给了比较文学新的视角。作者的比较文学已死,翻译不是比较文学的丛属分支而是独立学科的论断也值得商榷。


[关键词]比较文学;后殖民文学;翻译研究


一、后殖民文学研究


  书中的第四章从后殖民的角度具体探讨了后殖民世界的比较身份问题。她从早期新大陆的发现入手,认为由于新大陆的发现,引起了关于身份问题、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关系问题以及当地居民地点的命名权等问题。随着欧洲人的入侵,他们将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输出给新的使用者,然而美洲土著人的语言和名字却被抹杀掉。彼得·休姆教授研究指出当时印第安人被形容为“野蛮人”,但实际上“野蛮”这个观念是因为印第安人处于以古希腊和基督教为标准的西方文明之外,且这种评判的标准仍然存在于大量欧洲人中。不仅如此,这种偏见同样存在于对非洲文化的研究中,在非洲,有很多大学都没有非洲文学的立足之地,因为那些大学都是按照欧洲模式建立,教师也是从欧洲培养出来的。即使成立了非洲研究中心,但是其研究重点是社会人类学,文学反而成了牺牲品。因此书中说到,“只要欧洲人仍然将非欧洲文化研究驱逐到人类学外,非洲的文学系还是教授伟大的欧洲作家,那么就谈不上新的视角。”对此有自觉的非洲作家开始采取了非洲视角,主张从非洲中心出发进行文学研究,甚至有非洲学者认为只有非洲人才能研究非洲文学,但这又陷入另一个极端。巴斯奈特指出,在一个极端,我们也许持欧洲视角,拒绝承认非洲文学,而在另一个极端,我们也许持非洲视角,拒绝任何欧洲文学的影响,这反映出了当今比较文学存在不同研究视角的现状。同时与之相关的后殖民文学的比较史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书中指出,长期以来欧洲文化的历史都是被当作模范,然而这样划分的依据却往往忽略掉了世界上其他的地区。书中列举了几个例子:欧洲批评家一直把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两个时期作为转型期和历史分期的依据,但是这种分期方法就暗示了把希腊文化看作西方文明的制高点。而同时,在所谓的“黑暗时代”,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明例如中东和北非却是蓬勃兴盛的,然而他们对世界文明进程所做出的贡献却被忽略掉了。即使是欧洲人最引以为傲的文艺复兴时期,其实也是政治和宗教不宽容的时期,并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了向欧洲以外的地区进行罪恶的殖民扩张。因此这种传统的欧洲分期模式现在遭到了抵制与抗拒,中国、印度、非洲等国家的比较文学学者们开始联合起来代之以自己的历史分期模式。紧接着她提到了美国卡奇诺文学,卡奇诺文学的分类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因为它既外在于主流墨西哥文学也外在于主流美国文学,但正是他们复杂的身份和多样的历史造就了他们精彩纷呈的文学。在巴斯奈特看来,在对欧洲、非洲、亚洲、拉美等文学系统分析时,像走进了一个迷宫,以欧洲文化经典为标准的比较文学有一条明确的路子,学者们可以根据指示安全的穿行,由于迷宫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以后殖民文学理论去解开这个迷宫,更加符合10世纪90年代文化多元的特点。最后在章节的末尾,巴斯奈特总结道,她认为后殖民的比较文学是一趟发现之旅,而欧洲人不再是这趟旅程的中心,因为中心和边缘被重新定义了。她引用了乔治·拉明的话:“殖民主义是双向的,它既是黑人的经历,同样的也是白人的经历。来揭示对殖民主义的认知,即它是一个双向的东西,因为它并不仅仅反映了黑人的历史,同样也是对白人的反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巴斯奈特与翻译研究


  作为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巴斯奈特对翻译研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她所提倡的“文化翻译”观念对当代的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在书的第七章详细地阐述了她对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关系的看法,她指出,近些年来“比较文学”这个术语已经式微,而相比之下翻译研究却取得了长足进步。巴斯奈特详细梳理了不同阶段翻译研究的特点,首先是以埃文·佐哈等人为代表的多元系统理论第一阶段,主要对原作占统治地位翻译是从属地位的传统主从关系发起挑战,不再将翻译视为一种次生、边缘的活动。而第二阶段则主要研究特定历史时期翻译活动的模式,这时译者所使用的比喻成为了研究对象,而通过分析某一特定时期常用的比喻,能够展示当时翻译活动的普遍状况。兰伯特和范·戈普的“操纵学派”体现了第三阶段翻译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他们认为翻译不仅仅是文学的塑造力量,更是文本操纵的主要策略,被称作“后结构主义阶段”。在论及译者与源文本的关系时,她援引了一个巴西“食人”的例子。1554年葡萄牙主教被巴西印第安土著人在食人仪式上吃掉,对这一事件却有着两种不同的理解方式。从欧洲的角度看,这是不符合道德违背了文明规范的事情。而从巴西土著的视角来看,这是为了吸收一位德高望重者的能力和品质,通过献祭将其吃掉的行为是可以被接受的,食人主义运动原本是用来形容欧洲文化和巴西文化之间的关系,但是翻译学者对这个比喻进行了改造。翻译被比作“食人”,译者通过吸收原文本中的营养去赋予一个新的生命,在这种观点的观照下,翻译成为了一种双向的活动,消解了等级上的优劣之分。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家们对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做出了新的性别化的阐释,传统的观念将原文和译文视作两极,而翻译活动则被比喻成“不忠的美人”,意指翻译要么美而不忠,要么忠却不美,二者不可得兼。而这一比喻的根基在于把原文视作主要的、权威的,而译文则是次要的、从属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宣扬中间性,认为翻译应该是双性的,不属于任何一方。对于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关系,巴斯奈特认为,现在已经很难再把翻译研究当作“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更倾向于用跨文化研究这个术语,但是对于将把翻译看作边缘活动或者认为翻译研究应该与比较文学彻底决裂的两种极端观点都是不可取的,翻译研究以及翻译中涉及到的文化政治因素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双方的文化。在最后,巴斯奈特断言,女性研究、后殖民理论、文化研究这三个领域已经整体上改变了文学研究的面貌。“从现在起,我们应当将翻译研究视为一门主要的学科,而把比较文学看作一个有价值但是辅助性的研究领域。”这个前瞻性的观点在如今比较文学又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后依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比较文学的危机


  巴斯奈特在书中多次提到了比较文学的危机或死亡,例如导言中“毫无疑问,比较文学在西方已经陷入了危机”[1],第二章中“如今,比较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死亡。”[1]等都可以反映出她的判断倾向。在第七章她给出了理由,她说“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方面源于19世纪以欧洲为中心的实证主义传统;另一方面起因于对跨文化转移的政治含义的漠视——实际上跨文化转移对任何比较活动都十分重要。”[1]但是对于这个观点,刘象愚教授也给出了他的看法,在其论文《巴斯奈特比较文学“反思”之反思》中,他认为,“巴斯奈特1993年谈‘死亡’,是意在将比较文学纳入“翻译研究”的领域,试图在翻译研究中促成比较文学的新生。”“说‘危机’意在‘转机’,说‘死亡’意在‘新生’。”[2]同时巴斯奈特在《二十一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对她当初的观点进行了反思,因此也可以看出,比较文学这门争议繁杂的学科如何对自身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义以及对比较文学的未来如何发展,仍然有待于学者们不断的探索。


四、余论


  巴斯奈特在《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中以详实的例子和充分的论证全面梳理了比较文学的最新发展,并将重点放在了后殖民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上,同时融入了自己对这门学科的深刻思考和忧思,是集学术性和思考性于一体的好书,也为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笔者十分赞同巴斯奈特拔高翻译地位的论证但是关于翻译崛起而压榨甚至取代比较文学的观点却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翻译的发展并不会导致比较文学的消亡,欧洲比较文学的停滞反而会给其他地区比较文学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多探索的空间。正是这一次次危机与挑战才有比较文学的新生与发展。


结语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理论与例子紧密融合,毫不枯燥无味,而且结构清晰,论点明确,为比较文学研究提供了多重研究角度。作者关注到了文学发展史上经常被忽略的问题:殖民问题、女性主义和性别歧视、欧洲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翻译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等问题,通过详实的例子让读者真正意识到反思这些问题的必要性,而不仅仅是以往看过的教材上空洞的名词。


[参考文献]

[1][英] 苏珊·巴斯奈特.比较文学导论[M]查明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刘象愚.巴斯奈特比较文学“反思”之反思[J].中国比较文学(沪)2009(4):12-23

[3] 刘羽婕. 对苏珊·巴斯奈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的比较文学观念反思[J]. 青春岁月,2018(17):6-7.


编辑 方美川

审核 邓雯娅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