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倾一座城,圆一段情 ——读《倾城之恋》有感
2022-04-13 12:07 刘奕辰 

文/刘奕辰


  本学期所读书籍不在少数,但大多数只是泛泛地浏览一番,只求增长见识和阅历,不求甚解,唯有读过的张爱玲女士的《倾城之恋》,算得上是留下深刻印象并反复仔细赏读的文学作品之一了。在无数个闲暇之余的夜晚,捻着柔软光滑似乎带着几丝墨香的纸张,细细捧读品味短短的几十页,仿佛身临其境般感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下主人公虽不轰轰烈烈但也算得上是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爱玲对文字的驾驭和爱情的刻画向来是入木三分的。她曾经评价过《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的确,《倾城之恋》的名字也正应了这个形容。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的人,只看书名,大多会以为书中描写的是两个青年男女两情相悦的绝美爱情故事吧。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相遇、相知、相爱与传统的爱情故事大不相同。两个早已不再像少年时期初尝恋爱滋味的男女相处起来自然不会带有青涩和懵懂的感觉,取而代之的则是充满了成年人的博弈、猜忌和推拉。在阅读本书时,我感触颇深的在于白流苏和范柳原从相互防备利用到卸下心墙接纳彼此的过程。


  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结合,首先是以博弈开始的。这场博弈以白流苏以攀附上范柳原为目的而展开,在小说的一开始她就表明自己的这个行为就是一场豪赌。“如果她输了, 她声名扫地,没有资格做五个孩子的后母。如果赌赢了,她可以得到众人虎视眈耽的目的物范柳原,出净她胸中这一口气。”白流苏所生活的白公馆,可谓是封建家族的一个典型例子,无数人的青春在这里蹉跎,在这里“青春是不稀罕的。每一天都是一样的单调与无聊”。受各种礼义廉耻封建礼教的禁锢和压迫,白流苏在长期的打压中,看透了人性的凉薄,受够了白家人对她的风凉话和差别对待。她要为自己未来的生活做打算,所以想出计策来逃离白公馆。她起初是有意将范柳原作为自己下半生活衣食无忧的一个垫脚石。因此,在最初,白流苏同意徐太太替她做媒并不是单纯的离婚后心灰意冷想随便找户人家度过余生,而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但她也不是完全不懂得范柳原已开始对她的态度和想法,在徐太太做媒前,白流苏曾对这段感情充满了疑虑,她不能保证范柳原会不会真心待她,徐太太热心撮合她和范柳原会不会是为了给自己谋求利益,这些她都不得而知。就这样,在一半猜忌,一半算计中,白流苏见到了范柳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范柳原的复杂的背景也使得他与寻常男子大不相同。受父辈纠葛的感情经历的影响,他不会轻易地和一个女人结婚。白流苏认为“范柳原真心喜欢她么?那倒也不见得。他对她说的那些话,她一句也不相信。”所以她最初其实并不在乎范柳原是否喜欢她,她追求的只是一个可以帮助她离开白公馆的靠山,让那些因为她离过婚又长久未嫁而对她冷嘲热讽的亲戚们对她另眼相看。在到了香港与范柳原的相处中,他们互相拉锯,彼此相互试探却又相互猜忌。范柳原评价白流苏“有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笑,有的人善于管家, 你是善于低头的。”无用的女人是最最厉害的女人。”这些评价可以看作是范柳原对白流苏的理解,也是一种认同、欣赏与暗示。


  张爱玲对人性和男女关系无疑是把握得非常透彻的,范柳原是一个自私的个人主义者,他追求的是虚无缥缈的男女关系,甚至并不能称之为“爱情”,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感情泛滥。上一辈的情感纠葛,对他的心理状态和择偶观不免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因此范柳原用放浪的外壳把自己伪装起来,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真正懂他的女人。他用甜言蜜语来试探着白流苏的真心,也是在试探着自己的内心,是否愿意相信和接洽眼前这个女子,尽管这看上去非常不切实际。因为白流苏的务实使她在这段关系的推拉中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为自己留有余地。在范柳原向白流苏打电话询问“能否在窗子里看得见月亮”后,白流苏“哽咽了”,“她怕他第四次再打来,但是他没有。这都是一个梦——越想越像梦。”这说明在白流苏的潜意识中,她认为能和范柳原在一起,还是有一种强烈的不真实感,就像一场梦境终究会醒来,他们的感情也如梦境一样脆弱不堪,就像一盘散沙,不用风吹,走几步便散落一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说中白流苏和范柳原的一些相处细品起来别有趣味和深意。在白流苏刚来到香港后,范柳原笑着形容白流苏“有人善于说话,有的人善于管家,你是善于低头的”。在范柳原看来,白流苏的特长是善于向命运低头,她是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来到香港,成为他的妻子。她完美符合了他心目中逆来顺受、柔弱惹人心疼、可以激起男人保护欲的理想型形象。可以说,此时的范柳原对白流苏是颇有好感的。相处过一段时间后,范柳原对白流苏说“跟你在一起,我就喜欢做各种的傻事。甚至于乘着电车兜圈子,看一张看过了两次的电影......”从侧面体现出两人的兴趣爱好已经在相互影响,感情逐渐升温。范柳原和情妇萨黑荑妮鬼混后,看到白流苏的情绪并未因此受到什么波动,倒埋怨起白流苏“一个不吃醋的女人,多少有点病态”,从这里不难看出范柳原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对白流苏强烈的在意,他希望白流苏为此表现出不满和对他的占有欲,以此来确定在她心目中自己的地位。


  香港的沦陷可以看作是范柳原和白流苏感情升温的一个催化剂。正如小说所说“一座城的倾覆,成全了他们的爱情”。在这个战火纷飞兵荒马乱的特殊年代,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战争让他们意识到了要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危难关头他们抛开了试探猜忌抛开了那些让他们顾虑的因素。两根绳子上的蚂蚱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从前他们坐一截子汽车,也有一席话,现在走上几十里的路,反而无话可说了。偶然有一句话,说了一半,对方每每就知道了下文,没有往下说的必要。”战争时的朝夕相处使他们彼此都已经有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俨然一对真实的夫妻,自然而然接纳了对方。当爱情置身于战争这样一个宏大的时代背景下,芸芸众生的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的,这并不代表着他们在历史的节点上有什么微妙之点,就像故事最后所说“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呢?”,传奇里倾国倾城的人,大抵都是如此。


  《倾城之恋》“倾了一座城,圆了一段情”,也许白流苏和范柳原从此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作为一对真正的夫妻共度余生;也许他们最终抵不过命运的考验,在时光的消磨中耗尽微乎其微的爱意。但无论怎样,在小说的最后,他们还是磕磕绊绊地走到了一起。儿时幻想过的爱情往往是纯洁高尚的山盟海誓,如钻石般纯粹不掺杂一丝杂质。但不可否认的是,幻想终究是幻想,虽理想化但不切实际,张爱玲笔下的“庸人俗事”比起理想中的爱情故事更容易引起普罗大众的共鸣,我想这正是她的文学作品方能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编辑 王莉丹

审核 郑桂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