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玫瑰”隐喻探析
2021-12-03 12:04 张悄然 

文/张悄然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创作的一篇著名的哥特式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30年,它以美国南北战争战后南方重建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南方没落贵族小姐爱米丽的爱情悲剧。尽管小说中并没有出现玫瑰花这一实物,但“玫瑰”这一意象背后隐含了大量的意蕴,本文从四个角度探析小说中“玫瑰”的隐喻,首先,“玫瑰”是爱米丽本人的象征;其次,“玫瑰”是爱米丽爱情的象征;另外,“玫瑰”是南方没落贵族这一群体的象征;最后,“玫瑰”还代表着南方与北方文明的对抗。随着爱米丽的逝世,这朵玫瑰终将凋零,作者以玫瑰纪念爱米丽的同时也是对南方文明的怀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爱米丽本人

  小说一开头就交代了爱米丽小姐已经去世的结局,接着以旁人的视角对她生前的经历做了叙述,用倒叙的手法记录了她富有神秘色彩的一生。在外人眼中,他们一家自视甚高,仿佛镇上没有一个年轻人能够配得上爱米丽小姐,更有甚者认为他们家的血统中存在疯癫的因素。在父亲逝世后,爱米丽成为了格里尔森家族在杰弗生镇的最后一座纪念碑,她还如此年轻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如凝固的传统化身,是人们关照的对象。或许是父亲的独裁专制给她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印记,或许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原因,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成为了禁锢着她的枷锁,她无力摆脱这样来自家族、命运的掌控,也没有勇气突破重重障碍,获得自由。因此她整个人都是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之中。在长期的压抑之下,她必然要走向极端。作者对爱米丽年轻时的外貌描写得很少,只以“穿白色裙子身材苗条”一句简单地带过,至于她的长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迈入老年的爱米丽身着黑衣、矮胖臃肿、毫无生气,对爱米丽眼睛的描写也有两处,一处是她陷没在肉褶子里的眼睛如同被摁在一个生面团里的两小颗煤块,另一处则是“两颗冷酷、傲慢的眼球镶在一张额角、眼眶处绷得紧紧的”,而她的面貌依旧模糊,这给读者对她外貌的想象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从小说中对爱米丽各种细节描写,可以看出她的性格偏执、傲慢而又孤僻,这为她的爱情悲剧埋下了伏笔。因此作者既将玫瑰献给爱米丽,也以玫瑰来象征她,为她单调的生命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爱米丽的爱情

  爱米丽与莫霍▪巴罗的爱情是怎样开始的,小说里并没有交代,只是告诉读者爱米丽同他乘坐一辆马车出游了,这简洁的叙述令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但这份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被世俗所看好,但人们又为爱米丽终于对新的事物产生了兴趣而感到高兴。当种种迹象表明他们两人要结婚的时候,人们都持一种反对的态度,因为莫霍▪巴罗的身份与她并不相配,一个南方望族的小姐与一个来自北方的工人在一起,简直是有失她的高贵身份,所有人对他们的爱情都感到新奇与不可思议,一些上层社会的女士则将她的行为视为耻辱。此时的爱米丽在所谓“爱情”的滋润下,如同一朵娇艳又带着刺的玫瑰正含苞待放,面对人们的议论、亲戚的反对,仍不为所动,以身上的利刺捍卫着自己的爱情果实。爱米丽的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自我意识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作者并没有将爱米丽的心理活动展现出来,而是对旁人对此的态度和观点进行描写,以此来暗示这段爱情将以失败告终。莫霍▪巴罗更多的是一个浪子的形象,他对爱米丽用情并不深,甚至还喜欢和男人厮混,一点都没有要结婚的样子。而爱米丽也早早地买下了毒药,但没有人知道她的真正用意,纷纷揣测她遭到了男方的抛弃而将要自杀。出乎意料的是,莫霍▪巴罗自一个黄昏进入了她的家里之后,再也没了踪迹,但她却活过了小镇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头发的颜色变得花白直至铁灰就再也没了变化。最终等到她去世的时候,谜底终于被揭开——楼上四十年里从未有人进入过的房间里,男人的尸体呈拥抱的姿势躺在床上,他身旁的枕头有人头压下去的痕迹,还有一长绺灰色的头发。房间里玫瑰色的帐幔也许是爱米丽心中爱情最美好的模样,但在常年积尘的侵蚀下褪了颜色。


  爱米丽将自己爱而不得的人杀死,以保留永久的爱情。或许她根本不理解爱情的真正模样,也不懂得要如何去爱,她向执意要离开的莫霍▪巴罗投毒,从而得到一个永远不会离开她、不会背叛她但也不会回应她的爱人。这样的做法也暴露出爱米丽的极度缺爱,以及安全感的极度缺乏,她以为这样做可以获得长久的爱情,殊不知在莫霍▪巴罗死去的那一刻起,爱情早已逝去,如同凋零的玫瑰,往后余生她不过是活在一种自我感动之中。  


三.没落的南方贵族

  爱米丽的家世存在有着作者个人家世的影子,福克纳本人出生在美国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他的家族和爱米丽所属的格里尔森家族都曾兴旺发达过,并且在当地都颇有声望与权势,但在经历了南北战争后,随着南方奴隶制的瓦解,他们的家族也逐渐走向了衰落。由于家庭条件一落千丈,福克纳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但在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下,他走上了小说创作的道路。他从自己的家乡中获取了毕生创作的灵感,并将其作为致力表现的小说世界的原型。福克纳所塑造的爱米丽这一人物以及杰弗生这个小镇,是他心目中的南方人以及他所了解到的南方社会富有代表性的形象与环境。小说里残破的宅院、幽居的怪女人、不说话的黑仆和陈年旧尸都具备有哥特式恐怖小说元素的特征,但这个小说的创作目的不是简单地为了恐怖而刻意营造恐怖的氛围,意在揭露一位无法摆脱南方社会传统价值观念的没落贵族小姐,也就是爱米丽的爱情悲剧以及人生悲剧。爱米丽固守家族的荣誉、骄傲与尊严,无论何时都不愿意低下她那高傲的头颅,即使是在面临他人非议她与莫霍▪巴罗惊世骇俗的爱情的时候。爱米丽是没落的南方贵族这一群体的象征,他们犹如枯萎的玫瑰,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福克纳以玫瑰献给爱米丽,是为了奠祭包括自己家族在内的,曾经兴盛过的南方没落贵族家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南方与北方文明的对抗  

  福克纳在小说中以生动的创作题材、独特的叙述视角和特有的广度与深度揭示了南北战争以后美国南方社会的变迁、动荡及精神危机。爱米丽是南方传统社会的象征,她的住宅在汽车库与轧棉籽机之间昂然挺立,显示出她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而她驱赶参议员拒绝缴纳、拒绝在门前钉制邮箱、不愿承认父亲已死、与心上人的尸体同床共枕四十年等行为则反映了南方传统的价值观对她根深蒂固的影响以及她试图凭借一己之力与不可阻挡的现代化进程进行抗争。通过爱米丽,福克纳揭示出南北战争后战败的南方传统社会的普遍心理,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固守以及不肯服输的精神,但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南方种植园经济与文明走向衰落的命运。在爱米丽与莫霍▪巴罗的爱情里,二人并非势均力敌,莫霍▪巴罗代表着北方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而爱米丽代表的是南方衰落的贵族阶级,二者几乎是难以调和的,因为南方与北方、新旧势力与价值观是互不妥协的,所以莫霍▪巴罗是不可能娶爱米丽的,他终究是要离开的。爱米丽既不愿打破她所固守的传统,也不愿意失去自己的心上人,最后选择了毒死心上人,从此与心上人的尸骨相伴,直至死亡。爱米丽的死亡意味着南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分崩离析,以及北方现代价值体系的蓬勃发展。福克纳以玫瑰献给爱米丽,是对走向衰亡的南方传统文明的哀悼与纪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五.结束语

  福克纳在《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这部小说中塑造的爱米丽形象是旧南方贵族的象征,他用“天使”、“灯塔守望者”、“旗帜”等庄严的词汇形容爱米丽,同时对她残缺的人生给予深切的同情。福克纳将玫瑰献给爱米丽,表达了对南方没落贵族与衰落文明的深深悼念,展现了他复杂、难以言说的“南方文明”,这是对南方古老文明的深切眷恋以及对日渐衰败的南方社会感到痛惜和无奈。


参考文献

[1](美)福克纳(Faulkner W.)著;陶洁编.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郑雨婷.从艾米丽的悲剧中展现出的没落贵族——象征主义解读《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青年文学家,2020(30):143-144.

[3]宋梅珠.姚静.浅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中艾米丽的悲剧命运及隐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1):89-90.

[4]薛晓瑾.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象征手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5):105.

[5]顾红.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的象征手法赏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125-126.

[6]程忠若.张巧毅.《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玫瑰象征意义的解读[J].校园英语,2017(22):247-248.

[7]杨樱.象征手法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的运用[J].文化学刊,2019(10):126-127.

[8]张少娟.福克纳的玫瑰之谜——解析《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玫瑰寓意[J].芒种,2012(20):146-147.

[9]刘亚军. 福克纳的南方情结——浅谈福克纳及其《献给艾米莉的玫瑰》[J]. 现代企业教育, 2008, 000(024):135-136.


编辑 王莉丹

审核 吴兆蕾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