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沉沦》——困在蛛网里的人
2022-05-29 11:56 巴山 

文/巴山


  “《沉沦》这部小说强烈的表达了一代青年要求自由解放、渴望祖国富强的心声。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屈辱地位的中国青年中引起同病相怜的强烈共鸣。”大多数作品选和文学史对这部小说都做以上的解读,即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强调小说中主人公爱国的社会意义。


  而在我初读、品读、回味该作品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发生了几乎180度的巨大转变,对郁达夫先生写作风格、内心抱负等也自认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最初,我认为《沉沦》不仅是一部社会悲剧,还是一部性格悲剧,以“我”的性格,不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恐怕都不会感到快活。小说的成功之处首先表现在,它毫不掩饰地揭示了一个恋慕少女的少年内心的情绪躁动。而之所以有文学史上那看似严肃的解读,我以为主要是因为“性”的问题是建国后评论者力图回避的话题,但小说的作者却又是一位现代文学史上无法回避的进步作家,《沉沦》也是一部无法回避的代表作,因此只好借着小说中几次出现的“祖国”字样,将小说的主题拉到“爱国主义”上面,对其中显而易见的“性的躁动”避而不谈了。以我之见,这部小说是一部“私人化”极强的作品,如果说它反映了什么时代进步思想的话,那也只是由于作者对“性欲躁动”和内心隐秘的大胆揭示,所展现出来的,对“个性”自由、解放的强烈追求。另外,小说中作者几次写到“祖国”这两个字眼,在我看来都和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并无太大关系,只是“我”自怨自艾时的一种借口。小说中“我”的感伤,大多是由于所谓的“忧郁症”导致的敏感、多疑、偏狭造成的,很难都推到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对“支那人”的歧视上:因为“我”不仅是感到“日本人”对自己的冷淡而发出复仇的呼喊,即使是自己的同胞甚至自己嫡亲的兄长,也会反目成仇,因此与其说是由于祖国弱小,身在海外受到歧视社会原因使“我”产生痛苦,不如说是由于“我”本人的性格弱点使自己产生痛苦,是一种病态的痛苦,作者只是以自然主义的手法将这种痛苦表现出来而已,将小说的主题勉强拉到“爱国主义”上,我以为并不符合小说的真正实质,而从文章叙述者的话语中也能清晰地感知到这一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各位所见,初读后,我于冲动下所形成的有关“性格悲剧”的观点,是较为肤浅的。而好的作品常读常新,不仅说的是在不同时代带来不同的价值,也能在同一个读者的多次阅读过程中带来不同的思考。我在再读沉沦的过程中,便产生了新的疑问,并思考出了新的答案。


  《沉沦》中的忧郁症患者,满脑子的稀奇古怪,想法丧得可怕,甚至毫无半点阳光思想,充当社会的“透明人”。“他”更无法直视自己内心的想法,也羞于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口,更是一个把有血有肉的自己活成傀儡一样的人。“他”的内心,是一片漆黑,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毫无意义,索然无味。世界与“他”无关,社会与“他”无关,“他”就是这个茫茫宇宙中的一粒沙子,没人在意,也不想在意别人。这和“他”患有忧郁症有很大的关系,但“他”为何患有忧郁症,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或许大家会说:“小说就是这么安排的,肯定是作者的情感寄托和表达。”的确,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所塑造的,但是事情都有它的源头,小说中作者也向我们交代了他得忧郁症的原因,只是我一开始没有发现。


  这个关键词就是“gossamer”。“gossamer”是蛛丝的意思,这样一个单词,却将他患有忧郁症的原因全部解释出来。蛛丝,是蜘蛛捕捉食物用的,一旦食物沾到这个蛛丝网上,就别想逃脱,只有被蜘蛛吃掉的命运。而彼时的社会就是这样一张大网,“他”想从社会这张大网中逃离出来,“他”想抗争,想要寻找自由,但毫无成果,可“他”却从没想过屈服,“他”只能反复地挣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是都是白费力气。“他”只有被动地接受无法逃脱的现实,社会给“他”套上重重的铁链,禁锢了“他”的自由但“他”不想承认,矛盾的思想充斥着“他”的大脑,让“他”一遍又一遍的盘问自己,想寻找出路,但都无迹可寻。在这种折磨下,“他”找不到出路,只有对人生的恐惧和迷茫,因此患上了忧郁症。“他”被蛛网一样的社会折磨、迫害。但是蛛网是哪里来的哪?它不是蜘蛛结的,是人结的。“蛛网”还代表着社会里的人。“蛛网”是由当时活在社会中的人所结成的,他们就如同傀儡一样,将周围的人同化,让他们也放弃自己的思想,放弃自己生活的想法,继续去困住其他人。反复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但是这个恶性循环却成了社会里不知名的规矩。要是谁敢反抗这个规矩,他就要遭受非凡的折磨。这是《沉沦》中的社会,也是《沉沦》外的社会。“他”不想被这些人同化,所以“他”成了另类。没人愿意去与“他”交流,“他”也不会去与别人说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他”愤怒、懊恼,但这些都没有用,就如同他无法摆脱“蛛网”的束缚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此,“他”的精神遭受到极大的挑战,“他”怀疑自己,怀疑人生,从一个健康的青年,到忧郁症病人。这便是我理解的郁达夫或许想要表达的“时代病”的其中一种含义吧。


  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挖掘到了郁达夫先生那样迫切的爱国、救国之心,他作品中蕴含的深刻隽永的意义,以我之水平,仅仅一遍之粗读,完全体悟不得。思考至此,我对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人物,都有了更深的敬意,他们的大胆开拓、呕心沥血,都是国家乃至世界的无上财富。


编辑 王莉丹

审核 唐彩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