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文网 图书推荐 正文

论沈家煊的《“有界”与“无界”》
2022-09-21 11:55 郑桂志 

文/郑桂志


  传统语法从意义上划分词类,结构主义语法从语法功能划分词类,两者构成了现代汉语语法学判定词类的标准。其中,结构主义语法弥补了传统语法划分词类时“一词多义”的难题,但是结构主义语法本身无法摆脱循环论证的局限。沈家煊先生在《“有界”与“无界”》中试图运用认知语法的标准,从客观标准和主观认识相结合的新“意义”出发, 解决传统语法无法解释的一些现象。下面让我们对这篇论文进行分析和评价:一是内容的分析;二是研究方法的分析;三是对论文的评价。


一、论文内容分析
1.数量词对语法结构的制约作用。


  本文以陆俭明先生的《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一文中提出的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对句子结构有两方面的制约作用为引导,通过陆文和作者实际考察提出的一些语法现象实例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数量词对语法结构的制约作用,实际上体现了人类在认知上的一种“有界”和“无界”的基本对立,包含了事物、时间和性状在“有界”和“无界”上的对立。


2.事物和名词的“有界”和“无界”。


  事物占据了空间,在空间上有“有界”和“无界”之分,主要的区别特征分以下几点:


① 无界事物的内部是同质的,有界事物的内部是异质的。
② 无界事物有伸缩性,有界事物则无。
③ 有界事物具备可重复性,无界事物不具备可重复性。


  这种“有界”和“无界”主要指的是人的认知,并非客观实际。此外,其边界往往是模糊的。事物形成概念上“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反映在语法上的典型就是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的区分。


3.动作和动词的“有界”和“无界”。


  动作占据时间,因此在时间上有“有界”和“无界”之分,而且动作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与事物的“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具有一致性。汉语动词和英语动词的持续动词和非持续动词的分类类似,马庆株(1981)对这一分类的判断标准就是能不能加后缀“着”。例如“爱”,能加为“爱着”,故判断为非持续性动词。


4.“活动”和“事件”。

  
  “活动”和“事件”的区别就在于人的认知上存在是否存在一个内在的自然终结点。有内在终止点的称之为“事件”,没有内在终止点的称作“活动”。例如“(把鱼)盛碗里”和“盛”这两个动作,前者“盛(鱼)”是动作的开始点,“盛(鱼到)碗里”是动作的自然终止点,是有界的;后者“盛(鱼)”这个动作则没有自然的内在终止点,是无界的。


5.“延续动作”和“定时动作”。


  “动词+着”且没有任意内在终止点的动作可称之为“延续动作”,“动词+着”却有内在终止点的动作称之为“定时动作”。这可与“活动”和“事件”相区分。


6.性状和形容词的“有界”和“无界”。


  性状在程度或量上有“有界”和“无界”之分,在汉语语法中的表现就是形容词有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的区分。例如:状态形容词“雪白”是量点,因此不能像性质形容词一样加“很”“比较”这样的程度词修饰。此外,还有一些有趣的语法差别。


① 形容词的“有界”和“无界”跟动词和名词的“有界”和“无界”具有平行性。
② 性质形容词是无界的,因此不能单独做谓语,做谓语有比较和对比的意思;状态形容词是有界的,因此可以单独做谓语。
③ 作状态补语时,状态形容词可以受“早已”、“马上”这类表示动作有界的词语修饰,性质形容词不行。


7.结语


  “有界——无界”的对立是人类“一般认知机制”的一部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概念之一。起初是为了探究数量词为何对语法结构有制约作用, 结果却发现“有界---无界”的对立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上都有一致的表现。这里着重提出的是本文得出的结论对词类划分的突出贡献。


  一般语法书上划分词类的依据是意义、形式和语法功能三个角度出发,认知语法则从功能和意义这两方面出发划分词类,通过“有界”和“无界”的概念整合给词类划分开辟了新的方向。


二、研究方法的分析
1.归纳法:文章对于陆俭明先生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的作用》中的例子进行了归纳梳理。
2.综合法:文章由部分到整体进行了逻辑推理,分别分析了事物、动词、性状和“活动”与“事件”上“有界”和“无界”对于语法结构的制约表现。最后从整体上得出结论。
3.个案研究法: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 通过对“数量词对语法结构的制约作用”的探究, 运用“有界--无界”理论, 采用大量的实例分析, 得出认知语法对词类划分和语法结构的重要意义。
4.类比法:文章中的“有界和无界”在名词、形容词、动词上的分析就是一种类比论证。从名词到动词和形容词的“有界”和“无界”的特征的平行性就是类比推理而出的。


三、论文的评价
1.优点和结果
  沈家煊强调“有界”和“无界”主要是指人的认知和感性,并非客观实际。
  最后的结果需要的是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结合。这种结论突破了传统语法构语法的局限和逻辑循环,能够解决一些传统上难以解释的语法现象,如为什么不能说“不桌子”的问题。
  沈家煊提出了现代汉语中事物的“有界和无界”,动作的“有界和无界”,性状和形容词的“有界和无界”。这无疑是一种突破性的语法学贡献,对其的详细论述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理解这些概念,并且对语法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对现代汉语语法学有重要的意义。


2.问题和思考
  “有界”和“无界”的区分主要是以人的大脑认知为基础的,注重人的主观认知。尽管这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但却缺乏定式,难以拟定一个有普遍说服力的语法标准,故此是否推广这种语法模式仍旧是一个问题。
  从沈家煊先生的一些文章来看,事物、动作、性质等的“有界化”手段是多样化的,比如助词、介词等。事物、动作、性状等“有界和无界”的特征是有平行性的,那么这些“有界化”的手段是否也有平行性呢?这在沈先生的文章中较少叙述,因此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沈家煊.“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1995(05):367-380.
[2]李思旭.“有界”“无界”与补语“完”的有界化作用[J].汉语学习,2011(05):73-82.
[3]陆俭明.关于“有界\无界”理论及其应用[J]. 语言学论丛,2014,12.
[4]孙宝密.论沈家煊先生的“有界”和“无界”理论[J].青年文学家,2017(18):155+157.
[5]商怡.同一名词的“有界性”与“无界性”转化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33(01):117-120+126.


编辑 王莉丹

审核 王莉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