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雯娅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悲凉”是《呼兰河传》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词,也是整本书的基调。《呼兰河传》是萧红关于自己寂寞童年的追忆,作者笔下的呼兰河小城是悲凉的,自家的院子也是悲凉的,但在这充满悲凉的呼兰河小城里,却深藏着萧红童年最珍贵、最难以忘却的记忆——那是一种深沉却破碎的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呼兰河的荒凉一方面是指呼兰河小城景物及风情的荒凉与荒谬。书的开头对呼兰河严冬酷寒的描写如“严冬把大地冻裂了”,究竟是怎样的寒冷,把大地都要冻裂了?而在这样酷寒的严冬,有老人在街上卖馒头,有行人却趁老人摔倒偷馒头,“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这句话一出现,瞬间就将人心的寒凉展现的淋漓尽致,原来再冷的天也比不过人心之寒。与此同时,另一方面,这种悲凉来自于作者对呼兰河那些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恶性习俗的深恶痛绝,这使作者的内心产生了无限的悲凉。一个害了不知多少人的泥坑,这么多年来人们想尽各种办法避免遭殃,却没有一个人想过用土填埋它;再看看属于呼兰河那些特有的民俗风情,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这些所谓的呼兰河人们精神上的盛举,无一不包含着对鬼神的迷信。这种顽固迷信给呼兰河带来了多少无辜的牺牲,又给作者心中留下了多么大的悲痛!最具代表性的牺牲品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那原本黑乎乎、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是被她的婆婆还有所谓的“大神”以及那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村民活活逼死的,那样一个善良纯真的小团圆媳妇,被婆婆往死里打、被接二连三地当众扒光衣服放在热水里烫、被嘲笑和排挤……她最终就这样,这样不堪地离开了这个没有任何留恋可言的世界。作者同情小团圆媳妇,痛恨那些落后的传统,她爱这座生她养她的小城,但内心的悲痛让这种爱变得破碎。
这荒凉的小城,却藏着作者的整个童年,而这个童年,也极具破碎的美。书中不止一次说“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后院是荒凉的”,书中说“我玩的时候,除了在后花园里,有祖父陪着。其余的玩法,就只有我自己了。”“我”的家里虽有祖父和祖母,有爸爸和妈妈,可“我”只喜欢和祖父在后院玩,祖父是朋友,是“我”最亲近的人,和祖父在一起度过的那段纯粹快乐的时光是作者终生难忘的记忆。可日子这样过去,有一天祖母离开了,祖父一天天老去,后来,祖父也走了。书的结尾说:“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葬着我的祖父。”这是多年以后萧红对祖父的怀念,她禁不住想象着呼兰河的一切:“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一会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可终究是如同祖父多年以前教她的诗一般“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恐怕现如今的呼兰河,不仅仅是物是人非,而是一切皆非了。但不管有关呼兰河的记忆是如何的破碎,作者内心深处的爱永远不会消散。
尽管全篇充满悲凉与落寞,尽管萧红对呼兰河的爱破碎不堪,但只要心中有爱,就怀揣着生的希望。这种希望来自于呼兰河人的淳朴,在展现呼兰河悲凉的同时,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很多纯真与朴实的情感。唱野台子戏的时候嫁出去多年不曾见面的姐妹相互牵挂着彼此,在这种场合下再次相见却一个个羞羞涩涩,欲言又止,这却是既真实又可爱,“外表虽是如此,可她们的心里,就早已经沟通着了。甚至十天或半月之前,他们的心里就早已开始很远地牵动起来。”她们送礼物的时候,糊里糊涂的,只能把东西递过去就算完事,收礼物的一方连声道谢都不说,顶多稍微推辞一句“留着你自己用吧!”也就收下了。难以割舍的亲情总是那样打动人心,这无疑是作者内心所赞扬的呼兰河人们的美好品质。小说中还提到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虽说既不讲理又欺软怕硬,但她却在逢年过节时常常给那些讨饭的人施舍剩汤剩饭,这种善举也是值得肯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种希望更多的是作者内心对呼兰河的美好祝愿。小说的结尾写了冯歪嘴子,他象征着希望。娶了王大姑娘之后,冯歪嘴子有了两个孩子,他舍不得让她干重活,可没想到王大姑娘还是早早离开了人世, “八月的天空是静悄悄的,一丝不挂。六月的黑云,七月的红云,都没有了。一进了八月雨也没有了,风也没有了。白天就是黄金的太阳,夜里就是雪白的月亮。”可怜的王大姑娘就是在这样看似美好又充满希望的八月里走的,可她走了,却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在两个幼小的孩子丧母之后,村里人都认定冯歪嘴子这回非完了不可,等着看他的笑话,可冯歪嘴子是怎么想的呢?“在这世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绝望的眼光来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一种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他虽然也有悲哀,他虽然也常常满满含着眼泪,但是他一看见他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饮水了,他就立刻把那含着眼泪的眼睛笑了起来。”他并不像旁观者那样绝望,看见他的两个孩子,他想,他是一定要生根的,要长得牢牢的。最后的最后,作者写了冯歪嘴子这样一个可爱又可敬的人,在冯歪嘴子的身上,在那两个活泼的小生命身上,寄予了作者对生的希望。
萧红的呼兰河——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篇悲凉的叙事诗,一串凄婉的歌谣,更是她一生所爱。因为悲凉,所以爱得破碎,因为爱,所以尚存希望。只要有爱和希望,就有明天。
编辑 邓雯娅
审核 游炜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