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诗歌声音意象研究
摘要:张继一生创作的诗歌流传下来的记录于《张祠部诗集》中,一共只有四十八首,然而就是在这四十八首诗歌中,却有十五首诗歌中带有明显的声音意象,体现出了张继独特的创作个性。张继使用的声音意象使诗句具有空间感,描写富有层次感。不雕自饰、风姿清迥,意境幽玄,富有禅意,体现出唐朝佛道盛行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并且由于张继所处的安史之乱这一独特的历史时期,张继诗歌声音意象的描写总让诗句透露出羁旅之苦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些声音意象的描写具有独特艺术个性,体现出了张继的创作风格。
关键词:张继 声音 空间感 禅意 愁思
一、研究意义
对张继诗歌声音意象的研究意义有如下几点。第一,张继所生活的时期具有特殊性,张继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正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的战乱和动荡给张诗刻下了浓墨重彩的底色。诗人创作的源泉来自于社会生活,因此,特殊的历史时期对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可避免地存在影响,通过对张继诗歌声音意象的研究可以去发掘这种时代的烙印。第二,由于唐朝佛道之风盛行,当时的诗人尤其是士大夫阶层都或多或少受到了这种风气的影响,对张继诗歌声音意象的研究可以去探寻这种佛道之风对诗人创作的影响。第三,由于张继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只有《枫桥夜泊》一首,因此多数人对张继的印象仍只集中在这一首诗上。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张继诗歌声音意象诗句,探究张继诗歌的风貌,帮助读者增强对张继的了解。
二、空间辽阔,富有层次
张继这十五首有关声音意象的诗歌中,有四首中包含明显的空间指示词语,带有明显的空间感。如《华清宫》中“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云外”“月中”两词带有明显的方位指示,给这飘渺的歌乐声塑造了一种奇妙的空间感,使读者只感到这乐曲和歌声如仙乐一般从九天之外远远飘来,仿佛这歌声来自天边,来自遥远的月宫,在黑夜中飘荡,飘至人间。《冯栩西楼》中的“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也有类似的空间感。“北风吹雁”,指出风来自遥远的北方,诗人客居他乡,北风从遥远的边塞吹来,呼啸着带着丝丝寒气吹着孤雁,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空旷肃杀之气扑面而来。《河间献王墓》中“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作者独自一人凭吊古人,先贤的歌声从远远的地方传来,又被大风传向远处,塑造了这样的场面:在辽阔的天地之间,诗人独自凭吊古人,雄壮的歌声响彻天地,飘向远方,类似于《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意境,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衬托,达到了视野开阔、空间辽远的效果。
张继的成名之作《枫桥夜泊》也带有明显的空间感,“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但读来却意味无穷。先看前两句,黑夜中,作者独自一人坐在船上,远处传来乌鸦的啼鸣,在这空荡荡的江面上,这略显凄凉的啼鸣毫无阻碍地传到了诗人的耳中,于万籁俱寂中衬托出了夜的静谧,同时也营造了江上空旷辽远之意境。再往下,忽然,一阵清澈悠扬的钟声从远处的山上寺庙传来,在静谧的深夜,人们的听觉感官被无限的放大,这带有余音的钟声在孤山中、在江水上久久回荡,萦绕在天地之间,传入作者的耳中。整首诗通过对两个声音意象的描写,塑造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广阔天地,使人仿佛置身于辽阔夜空,营造了浓浓的空间感,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张继通过对声音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句的空间感,使诗歌更富有层次性,对所描写的景象进行渲染,使诗歌读起来余味无穷、富有意境,所述之物仿佛尽在眼前。
图片来自网络
三、不雕自饰,风姿清迥
唐代文学家高仲武这样评价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而张继诗歌“不雕自饰,风姿清迥”的特点在其诗句中可见一斑。“不雕自饰”即未加刻意加工、修饰。《山家》中“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没有任何的辞藻修饰,由富有生活气息的意象群组成,然而,尽管不事雕琢,但”泉声“和”鸡鸣“这两个声音意象却使诗句有了生命,使诗人所描绘的景象尽管未加雕琢,却尽在眼前。还有《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中的“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同样清幽洁净、不事雕琢,但诗中所透出的空灵的意境却已跃然纸上。还有《城西虎跑寺》中“出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两句,泉水的叮咚声便已经传达了无尽的意境,可以看出张继诗歌不雕自饰的特点。
风姿清迥即一种清明旷达的意境。上面列举的诗句所描绘的景色犹如通透澄澈的水彩画,诗句中几个简单的声音意象,纯用白描、细腻写实,由有限的笔墨传达出了无限的意境,产生了不雕自饰,风姿清迥的效果。张继不雕自饰,风姿清迥的创作风格除了与个人因素有关,也离不开唐朝盛行儒道之风,在此背景下,张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四、意境幽玄,富有禅意
高仲武评张继诗时还认为张继的诗句“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普遍风气的表现,张继自然也不例外。
在分析张继诗歌的禅意之前,笔者先来界定一下禅意的概念。禅意,指的是清空安宁的心,出自唐朝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刘长卿把禅意写成一种内心的感受,这种感受可以使人获得内心的宁静。
张继诗歌中的声音意象就经常透着这种使内心清空安宁的意味。《山家》中“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泉声”“鸡鸣”两个声音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泉水叮当、午后鸡鸣的乡间画卷。“泉声”与“鸡鸣”起到了以动衬静的效果,衬托了乡村午间的安宁惬意,而乡村这种安闲宁静的生活正和佛道所提倡的清心寡欲思想相通,诗人沉浸在这乡村恬静淳朴的生活中,内心获得了安宁。诗人借助两个声音意象营造了安宁恬静的意境,表达了内心的宁静清空,使全诗富有禅意。同样,《郢州西楼吟》中“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与《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中“鸟啼官路静,鸣玉惭时辈。”中的鸟啼也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达到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通过鸟鸣这一声音意象衬托山林、官道的宁静,诗人融入到大自然中,感受着自然的清新自然、宁静美好,远离世俗的喧嚣,使自己的心境清空安宁,在诗中透出了禅意。
《枫桥夜泊》中也有着如是禅意。钟声在佛教中象征着解脱,象征对极乐世界的向往,正是佛教推崇的无欲无求,清静自然追求的表现。诗人在万籁俱寂中独闻钟声,洗涤自己的内心,使自己的精神超脱凡尘,获得安宁。诗人以清净的禅心来观照自然意象,在描绘自然宁静美好的意境同时,又创造了一种本心清净、空灵清澈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唐朝安史之乱后士大夫阶层热衷于参禅,以达到内心宁静、满足心理需求的时代特征。
图片来自网络
五、千年愁思,羁旅之苦
张继生活在安史之乱后期,饱受安史之乱之苦,因此不少诗歌的创作都体现了安史之乱国家动荡的时代背景。张继通过声音意象表达了自己的愁苦,小家入大国从自己对家的思念中道出了对国家的担忧。
《赠章八元》中“风声吹户响,灯影照人寒。”通过风声的描写,塑造了这样的画面:诗人客居他乡,独自一人守着油灯,听着寒风吹响窗户,孤寂之感难以言说。诗人在尾联直接点明“衰年”表明诗人对国家动乱、世道维艰的痛心与担忧。还有《华清宫》中“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呜咽声直接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令诗人发出感慨,感叹虽温泉犹在,但因国家动荡,早已物是人非。《春夜皇甫冉宅欢宴》也表达了羁旅之苦,诗人在首联就表明自己流落在外,奠定了全诗悲痛的基调,接着,诗人在尾联写道“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通过乐器的声音渲染了客居异乡的凄凉落寞,表达了诗人的愁思。 此外,诗人在《冯翊西楼》中的“北风吹雁”,《枫桥夜泊》中的“乌啼”与“钟声”,都唤起了诗人远辞家乡的哀愁与落寞。
张继还用雨声来表达自己的愁思,《宿白马寺》中“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和《寄郑员外》中“经月愁闻雨,新年苦忆君”都描写诗人在听到雨声后心中的哀愁,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羁旅之苦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深感世道之维艰,并关注现实,以自身之境写出了当时国家之处境,通过雨声、风声等声音意象,塑造了凄凉、萧瑟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苦闷、孤寂,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文人墨客对自身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在表达个人愁苦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总而言之,张继的诗风丰姿清迥、富有禅意,并继承了杜甫诗歌关注现实的特点,内容多富于时代特点,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生活现状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以上特点从张继诗歌的声音意象中都可以表现出来。虽然张继流传在世的诗歌只有不到五十篇,且只有《枫桥夜泊》比较有名,但张继无疑有着自己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是一位具有较高成就的诗人。
参考文献:[1] 浅析张继生平及其诗歌创作.高等教育.2013-02-20
编辑 黄梓晴
审核 邓雯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