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李福
前言
姜智芹2005年出版的《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中指出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实用特点,以异国形象为切入点,并详细论述了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是基于异国社会、文化的幻想而构建,笔者认为这部作品在如今全球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同样有重要导向作用,需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交流下文化形象的利用价值,保持清醒的意识,觉醒对自我和他者的认知。
一、实用特色与文化形象
姜智芹论证了英国文学在建构中国形象的具有的实用特色,揭示英国对中国形象构建的总体需求和利用的特征,从侧面反映不同国家对中国形象的想象写作和塑造存在着差异,这部作品在中国跨文化探索期对于西方和中国文化的对比研究有一定影响。
早在2002年葛桂录的《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中就已经将英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进行比较分析,不过这部作品着重描述英国作家群体与中国的互动,最后以英国作家跨文化友好对话结尾,《外国作家和中国文化》其他系列的跨文化研究也大多将中心放在作家群体上。姜智芹则是强调异国的形象和它的实用方向。在英国社会文化背景下,以英国需求为中心而对的对整个中国形象的进行改造,其重点在于异国形象的利用价值,正面形象是理想的寄托,负面形象则处于反衬的需要,其形象的变化隐藏着实用性。
姜智芹主要研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注意到了早期文明的互相影响的来源,那就是“两种文明在发生直接接触之前,它们之间的影响与其说是文化本身,还不如说是文化形象。”[ 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因为文化形象是经过自己国家的文化加工产生的整体印象,所以文明影响中对外国文化形象的认识是具有强烈主观性的,与真实的异国形象难免有偏差和误读,但也正是这些差别,我们可以找出背后的时代文化态度。姜智芹在文中也说明文化误读暗藏的危机,但它能够通过文化的交流中得到缓和,介绍文化交流的通则和规律,尽量避开形象误读。姜智芹对国际文化交流总体持乐观态度,在困难中一步步探索。
姜智芹本书的另一特点是系统地借用西方理论来阐述研究,详细阐述了运用理论的定义。例如在对英国作家设想的中国形象分析中找出异域情调影响,研究发现异域情调出自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含有贬义的东方情调不同,能够看出世界文明不断包容发展的一面。姜智芹还在分析形象塑造中发现异域情调的共通性,其正面幻想是人类共有的对于异域的美好幻想,遥远时空距离之下,异国形象、异域情调对人有着特殊吸引力,不由自主地加入自身的需求幻想,寄托现实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
姜智芹的结构主线清晰,将正面和负面的形象集中在一起展开分析,更重要的是将其中蕴含的隐晦的态度也摊开来研究,这有利于读者以体会其中的逻辑关联。姜智芹全面看待中国形象,虽然大体分正面和负面形象,但也对作家受国家社会影响包含的隐晦态度作了解析,比如在以负面中国为主潮流的时代背景下,尽管也会有一些作家和研究者表现正面的中国魅力,但因为无法完全避免负面信息的介入,同样会受到丑化中国的影响,依然会潜移默化地将一些负面带入形象构想。
笔者认为姜智芹并非是以悲观态度地来看待负面形象的影响,他明确指出文化互相利用文化便是交流潜在目的之一,所以现代社会中我们更要警惕负面形象的进一步侵袭,在地球村的文化交流和利用中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二、自我与他者的启示
《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这部作品在当今时代也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时代给以引导方向。
从外国文化对中国形象构建的角度出发,能够发现外国内在的需求和文化内涵。对外文化的传播需要因地制宜,从新的角度看待文化交流沟通。对于中国而言,西方世界都是处在外国的范畴,但外国是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文化和社会内在的需要和能够接受的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时可以关注不同国家的中国形象,因为经过他们本国的理解和接受处理后构建的中国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和时代背景。
另一重要问题是如何在文化霸权下保持清醒的意识,不被错误信息迷惑,这需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觉醒对自我的认识。全球化信息共享,但抱有敌意的外国意识对中国形象的污名化也会混在其中,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也会受到干扰,所以需要坚定的立场明确自身的地位。西方曾对中国产生剧烈影响,但无法否认的是,中国也间接参与了西方的文化社会发展,笔者认为应以世界的眼光重新认识自我,以他者同自我关照,在差别中发现自身的另一面,是在对照中学习和可以利用的对象,这也是文化交流的内在目的。
结语
现代全球化中,在保持警惕心的同时,努力去掉和对其他民族刻板印象,要关注自我和他者形象,还应该了解其他民族存在的不同社会、文化、哲学伦理等,在文化交流中把握先机,在文化互相利用中发挥主动性。在当代的文化交流密切的时代下,认真面对全球化的世界,正确把握文化形象的利用价值,在信息资源共享的时代下抓住文化交流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①姜智芹.《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葛桂录.《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宁夏人民出版.2002年版
编辑 郑桂志
审核 郑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