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文鉴赏 三味书屋 正文

揭开孔子的面纱 ——读《十家论孔》与《丧家狗:我读论语》有感
2023-02-24 09:09 蓝珊珊 

文/蓝珊珊


  提及孔子,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总是这几个关键字:儒家学派创始人、“至圣先师”、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但不可否认的是,孔子绝对担得上传奇人物这一称呼。生于春秋末期的他,历经千年春华秋实仍对今世有着不可计量的影响。他生前受过各国国君冷眼,获过三千弟子尊崇;他死后享过数个朝代推崇,也遭过数千后人谩骂。


  在无数的鲜花与掌声、谩骂与批斗的背后,人们似乎往往忘记了去真正看一看,这位儒学大家真正的面貌。在读了《十家论孔》与《丧家狗:我读论语》后,我似乎才真正越过了千年春华秋实,看到一位威严而谦逊的老人,正站在大泽的彼岸颙望长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孔子在死后失去了自己的真实,变成了符号。


  自端沐赐为首率孔子其他弟子发动树孔子为圣人的运动起,“孔子”就被动地推上了圣人的位置,更不用提汉董之流使儒家学说紧紧地与维护封建统治结合。历代君主为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而对他追封推崇,将“孔子”生生刻在了神圣碑上。他高悬在封建统治为他树立的高阁,底下的人无法看清圣光下“孔子”的面庞,只知道要低下头去顶礼膜拜这位至圣仙师。


  也许,高处不胜寒,坐上高位的孔子,不一定就过得快乐。


  而到了五四新文化时期,随着学生们的呐喊、随着旗帜的高扬,楼阁上的“孔子”来不及反应,便被狠狠地摔到了地上。五四运动的先驱们,高举着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旗帜,一份份报刊像一双双粗壮有力的手,狠狠掀翻了“孔子”的凳子。《十家论孔》中选取的几位大家对孔子的评价,尤具代表性,集中体现了自五四时期以来的新知识分子对孔儒的观点态度。例如陈独秀亲自撰笔所批:“独尊孔氏,则学术思想之专制,其湮塞人智,为祸之烈,远在政界帝王之上”。(《宪法与孔教》)


  不知此刻孤立无援坐在地上的“孔子”心中是否五味杂陈,不知从何说起。


  如果单从中学的历史书上看,我们往往会认为五四的领袖们批孔打孔的行为总是为了肯定西方文化,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否定。但当我仔细读了《十家论孔》,真真正正去看他们关于孔子的文字,其实,五四先驱们并不是完全一股脑地否定孔子、否定儒教。陈独秀如是说:“在现代知识的评定之下,孔子有没有价值?我敢肯定的说有。”当孔子成了传统封建礼教的标志信号时,他已不再是单纯的个体。批孔,是五四先驱们出于救亡图存、启发民智的不得已之举。


  但,他们不是罪人,孔子也不是。


  李零先生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这样的一句话给了我深刻的启发:“我喜欢活孔子、真孔子,不喜欢死孔子、假孔子。”


  《丧家狗;我读论语》的导读一中李零先生总结过孔子的一生——“很不得志”。孔子一生辗转多国,但始终没有一个国家能真正实行他的政治主张。他自己也坦然接受一位郑人的评价“累累若丧家之狗”时,他笑道:“然哉然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捧过摔过,现在的我们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认真端详这位传奇人物了。


  真正的孔子大概其实是这样的:回望自己不得志的遭遇,他会道:“知我者其天乎”,自叹孤独;在自己60余岁的年纪坦然面对自己人生的坎坷,即便有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也能一笑认之;他在乱世中坚守自己的精神净土,保留自己的风骨,对他而言“朝闻道,夕死可矣;他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会激动地赞扬喜欢的学生,也会对自己学生不令人满意的行为或语言狠狠训斥:他喜欢诗经,喜欢古典音乐........单单看到孔子或圣人或迂腐陈旧的一面,是以偏概全的。


  正如鲁迅所批判的,恶化腐朽的封建礼教会“吃人”,这样的孔教是一定要扳倒的。但被过度神化或是污化的孔子,都是被时代蒙上了画布,受时代社会的需要而被描绘了不同的色彩的。老子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李零先生化用了这句话道:“孔子不是工具,也不是道具。后学不仁,以‘圣人’为刍狗。”当我们都放下了成见,客观地去看待孔儒的封建礼教部分相对于时代前进的拖累、以及《论语》对今世依旧有着深刻启发的千年智慧,洗去孔夫子身上的斑驳颜料,一个真正的一位大学问家和好老师,一个终其一生不得志、累累若丧家之狗的非圣人孔子,便如出水芙蓉般、天然去修饰地站在我们面前了。


  千年的时光流逝,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当我们站在时间之河理性地凝望过去,尘封落灰的孔子的面纱终于被风掀起了一角,我们终于能悄悄瞥见他的真容。


编辑 康佳妮

审核 黄梓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