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文鉴赏 三味书屋 正文

城有古称,以过往之名呼唤你
2023-09-06 09:06 李烨桦 

文/李烨桦


题记:
  每每坐上返校的动车,我总会呆呆地望着窗外向后飞驰的景物,将玻璃之外的各色线条幻想为时光回溯的隧道。从家乡颠簸至广西的这几个小时里,我总觉得自己的目的地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之前的八桂大地。显示屏上无数个地名的荧光慢慢散开,化成几行墨,又重新聚为许久之前专属于它们的古称。八桂大地上,城有过往,我愿以你过去的名字呼唤你,品一番别样的意蕴。


邕州:
  南宁,八桂大地上的第一大城市,在千年之前一直以“邕州”之名被人提起。“邕州”这一古称的出现源于邕江及其独特的水系,源于唐太宗的巧思,也源于人们对和平的无限向往。


  这是一片被邕江水润泽过的大地,如唐《元和郡县志》所言,邕州“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邕江像一条翠绿的飘带,从大地的腰部穿过,轻柔而缓慢,将松散的土润成了深色的壤。之后,它又从四面八方呼唤它的挚友到此久居。


  “惟邑之四旁有水来,自拥抱旋转成池者为邕”,于是心圩、竹排冲、八尺以及良凤这四股支流纷纷响应,从四周旋入,用温暖的江流拥抱邕江,拥抱这片土地,让那深色的壤有了更多足以滋养生命的力量。这一奇特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水系让唐太宗巧思迸发,为这座南疆城池定名为“邕州”。


  “邕州”一名一出,民众争相传颂,这其中或许另有缘由:“邕”,音同“雍”,而“雍”又有和睦和谐之意。以“邕”为名,仿佛是在隐约之中为曾经动乱破败的南疆祈福,用这简单的两个字为这兵家必争之地许一个福愿,希望它此后永远稳定和谐。


  “邕州”一名正好应了众多南疆百姓的心意,也昭示了这片大地几千年后的命运。


  过去的邕州,现在的南宁,在邕江的江流滋润下,以温润的性情滋养着大地上数以万计的渴求和谐与繁荣的百姓,以有力的江流冲去历史的余烬,濯洗出一个崭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城市。


静江府:
  许多人认为桂林自古以来便以“桂林”为名。但是在长久的历史流转之中,这片收藏了两江四湖的土地也曾换过不同的衣裳,以不同的身份在历史的舞台上亮相。


  对于我来说,静江府这一古称是最悦耳、最令人心动的。“静江”一名与宋高宗尝领静江军节度使这一事实有些许关系。但是,提及桂林,就难以避开它“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瑰丽风光。打动董必武并让他留下诗一首的正是那静谧的漓江与桃花江,正是那如翡一般镶嵌在大地上的榕湖、桂湖、木龙湖与杉湖,或许这些才是“静江”一名的真正由来。


  江河已有,“静”从何来?地平雨润的地域特点让两江四湖没有其他江湖那样一泻而下、激流回环的勇武气势,也没有像其他江湖那样水漫两岸、欲吞群山的浩大水量。在这儿,只有漓江桃花两江缓缓踱过,留下些许湿气,将江边树木点出的翠绿往高处晕染开;只有安详的四湖静静卧着,让群山扎根,为他们供给向上造山的力量。


  江静湖美,现在的桂林仍在用它那绝世的山水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而我也不会忘记千年之前那留在宋朝的“静江府”。


柳州:
  柳州也曾在唐代因有人在护城河中见到八条龙而改名为龙城郡。这样说来,“柳州”也算它的“曾用名”之一。“柳州”这一古称只是因柳江流经而定下,但当“柳州”这一名称在我耳边响起时,我总是会想到站在唐之柳州背后的那个男人——柳宗元。


图片来自网络


  “柳州”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背后,是这片土地与一代文豪那些值得后人回味的过往。


  柳州在唐朝元和十年迎来了柳宗元,一个“柳”字,让二者从那一刻起紧紧相联。我遗憾,遗憾于柳河东任柳州刺史时因事务繁杂,连一篇游记都未留下;我欣喜,欣喜于柳河东凭着这“一字之缘”鞠躬尽瘁,让荒蛮的柳州换了新天。柳州之名与柳河东无关,但“柳州”两字总会让人想起那个替民深思,为民辛劳的刺史柳宗元。


  从永州回京,再从京城贬至柳州,柳宗元并未让内心的积怨肆意喷发,而是将它耐心打包,沉淀出“敢叫柳州换新天”的胆识与才智:


  救奴婢,破迷信,是他让杀牲祀鬼的柳州改头换面!


  治塌方,教种柑,是他让破败贫穷的柳州焕然一新!


  办学堂,上讲坛,是他让愚昧落后的柳州迎来新生!


  柳州为柳宗元搭起了施展才情的舞台,柳宗元也不负此恩,为柳州换来新天。所以,每当我听到“柳州”这一名称时,我想起的不是今之柳州,而是唐之柳州,是那个与柳河东相互依偎的柳州……


结语:
  我站在今天的八桂大地上望向过去,细细品读着每个城市的过往。城之古称是一片大好河山的投影,是一段烟云岁月的凝结,是一段佳话的浓缩。我以他们过去的名字大声呼唤,回音中是满品不尽的余韵。

编辑 罗雪莹

审核 黄梓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