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随想小记 话题漫谈 正文

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六问》读后感
2022-12-15 12:11 赵煜熠 

文/赵煜熠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很喜欢这个说法——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不当父母永远体会不了父母的心情。”我想,老师对学生的感情也同样如此,没有当过老师的人,可能永远无法体会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强者对弱者的俯视而是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呵护更是一个丰厚的灵魂去温润另一个新生的灵魂。


  教育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教师也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教育和教师几乎与人类文化同时产生。庄子笔下“一泓碧水,一树杏花”的杏坛令人心生向往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作人生三乐之一孔子眼里教育是智慧的操练和德性的修养张载笔下教育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教育有着优美的形式和高尚的内容,它是诗意的、温暖的、人性的。


  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今日的教育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思想进步和培养技术型人才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代社会,在功利主义和工具崇拜的双重影响下,教育丰厚的内涵正在流失。


  想来,我们在学生时代产生的戾气,对老师的厌恶、对知识的排斥,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对教育模式的不满。我们面对着大水漫灌的填鸭式教育、分分必争的各类考试和寥寥无几的名校名额,不知何为教育教育为何。


  我们深知当前教育存在弊端,却对“为什么会这样”“不好在哪里”“改变的方向”等问题的回答始终是模糊的。而《教育六问》精准而直白地指出中国现阶段教育存在的问题,纵观古今,横跨中外,回溯教育的本质,指明教育的方向。


图片来自网络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读到这本书。鲍鹏山教授从“教育何为”“教师何为”“何为素质”“经典何为”“何为教材”五个有关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中国教育进行了回望、批判和眺望,为即将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想结合本书谈谈对教育和教育工作者的理解。


  首先是“教育何为”的问题。“我们做教育的首先要搞清楚,人类为什么需要教育?或者说,我们想通过教育,给人类带来什么?如果没有教育,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这是我们在讨论教育所有细枝末节的问题之前,首先要考虑的。鲍鹏山教授认为,教育有两大基本职能,一传承并发展人类的文明传授并创新人类的技术。两者的重要性没有程度之分,但两者间是有先后顺序的,传承与发展人类文明第一,传授并创新人类技术第二。当今教育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太多了。如果知识是对某种事实或某种技术的了解,那么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知识的考试前一败涂地”,因为知识是无限的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内容不断扩充和飞速更新。鲍鹏山教授的看法是,我们在教授知识时,只需要把必要的、精辟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但现实的情况却是无论是自然科学类还是人文社会类的学科,我们都把对技术知识的传授当做教育的主要内容,忽视了对文明本身的传承。


  “把教育完全理解为是技术的学习、科学的学习和知识的学习,那实际上是把人类降低到动物的境界。动物也有技术和知识——捕猎的技巧、觅食的技巧,这些技术虽然在复杂程度上不能和人类掌握的科相提并论,但其本质上都是为延续自身存在而产生的无法从本质上将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那么什么才是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东西”呢?“没有电脑,人还是人,但是没有诗歌,没有艺术,没有伦理,人就不叫人。也就是说,使人真正成为人的,是人类的文明。动物没有文明,它们所有行为都是顺从天性,而人的不同体现在这里——人能克制自己的本能。所以,文明和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同人的本能作斗争。人不能靠本能活着,不能顺从本能,顺从本能活着就变成动物了。


  “以人为本的教育从另一角度来说其实是教育使人成为人,也就是“被文化文化”不仅是名词,也可以是一个动词。和“现代化”一样,“文化”即“文明化,是使一个人能够知道善恶美丑,能够分辨最低层次的是非,即便不能分别是非,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是非的。因此,教育的使命不仅是让受过教育的人能够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生存还是人明善恶、懂是非。文化与是非观、善恶观的关系,其实是古代圣贤们思考判断的结果。所以说:教育就是把以前的伟大圣贤的心灵,一代一代的传递下去”。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可以在具体的知识面前哑口无言,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我们不能没有判断”。这不正是现在社会所欠缺的吗?有时候和室友分享一些网友对热点事件的评论,常常会发出“颠覆三观”“人性本恶”的感慨。某些人的是非观念、价值体系出了问题,根本上来说是他们所接受到的教育出了问题。我们的教育,最终是要让国民能够“止”。“止”是安详,一个人不浮躁、不焦虑才能凝聚力量、独立思考,思考而后就能提升品德。


  其次是“何为教师”的问题。鲍鹏山教授认为,作为教师,绝不能仅仅只是传授知识。“做老师,自己要有相应的学问,要有相应的道德,要有相应的品格。”作为教育的一线的工作者,教师不应该只是教授知识,更应该将人类文明的成果和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传承下去。“光有专业知识不足以做老师,一定要有是非的判断力。我们不仅能回答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回答学生相关的知识问题,我们要能够回答学生的价值问题。这是对老师的要求。”


  按照这样的标准,现实中部分教师是不合格的。学校对教师的知识层面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评价也只看“业绩”,忽略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这就导致一些教育从业者仅仅把教师当作一份用来谋生的职业,缺乏教育热情,迷失教育方向。如果连教育从业者都不清楚教育的本质,又如何促使教育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呢?所以,“做教师要有理想,要有担当,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老师一定要有价值的判断力,你能回答学生相应的价值问题”。正如《礼记》中所说:“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徳也。”


  鲍鹏山教授还在书中讨论了“何为素质”“经典何为”“何为教材”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何为素质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学习对人的最重要的作用是变化气质、提升境界、塑造心灵。“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何为经典:中国教育没有宗教的背景,我们的信仰体系是圣贤,而不是神灵。从社会治理的角度来说,鲍鹏山教授非常推崇儒家经典,认为“它以世俗的形式来自治,且作为教育资源。并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社会;第二,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政治是理想的政治;第三,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儒家思想代代传承,形成民族特色,文化认同。”


  何为教材:好的教材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体现民族核心价值观。教材“要有明确的民族精神气质”,旨在“培养民族精神、民族气质,传承民族文化,建立道德信仰。”


  不可否认,当代教育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仅是教育本身和教育工作者的问题,教育体制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教育与社会是相辅相成的。解决社会问题是改善教育的根源,而社会问题的解决又需要靠教育的逐步改善来完成。如何让社会的发展成为丰富教育内涵的助推剂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育现状无法靠一代教育工作者来改变,需要一代代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作为一名即将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我们要有智慧和决心启发一个个新生的灵魂,与数百万教育工作者一起托起教育的未来。


编辑 黄梓晴

审核 邓雯娅


关闭窗口